近日,多个网络社交平台出现”1688烟草批发正品保障”的推广信息,宣称”厂家直供”“假一赔十”。记者调查发现,该平台存在大量无证经营、销售假冒卷烟的情况,多地消费者反映收到霉变、劣质烟草制品。
一、消费者遭遇:高价买来发霉香烟
2023年5月,浙江台州消费者李先生通过1688平台名为”云南烟叶直销”的店铺,以每条380元的价格购入10条某品牌香烟。”网页标注’海关保税仓直发’,到货后发现包装粗糙,烟丝里有黑色霉斑。”李先生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该批香烟焦油含量超标2.3倍,且含有非烟草添加物。
类似案例在广东、福建等地频发。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的记录显示,2023年1-6月共收到针对1688平台烟草销售的投诉27起,涉及金额超15万元。部分商家采用”货到付款”方式逃避平台监管,消费者付款后店铺即关闭。
二、暗访调查:三无产品贴牌销售
记者以批发商身份联系了平台上6家销量靠前的烟草店铺。其中4家表示可提供”高仿”香烟,某店铺客服直言:”软中华230元/条,和真品包装一样,扫码都能显示验证信息。”
在江苏昆山某物流园,记者发现多个发往全国的快递包裹外包装标注”食品”,实际内装香烟。一位不愿具名的快递员透露:”每天要发上百单,商家会要求我们去掉物流面单上的烟草字样。”
三、法律风险:电子烟也成重灾区
除传统卷烟外,平台上还充斥着未经审批的电子烟产品。2023年3月,杭州警方破获的跨境电子烟造假案中,犯罪团伙通过1688店铺销售含大麻成分的电子烟弹,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
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指出:”这些商家既无《烟草专卖许可证》,也不具备《电子烟生产许可证》,属于典型的非法经营。”根据《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涉案金额超5万元即可追究刑事责任。
四、平台责任:审核机制形同虚设
记者测试发现,在1688平台发布”香烟批发”商品时,系统虽会弹出”需提供许可证”提示,但跳过验证后仍可成功上架。阿里巴巴集团2022年财报显示,其全年下架违规烟草商品超4万件,但实际漏网数量难以统计。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平台不能以’技术中立’为由推卸责任,应当建立全天候关键词过滤系统和人工复核机制。对于’货真价实’等虚假宣传用语,更应主动监测处置。”
五、监管动态:多部门启动专项整治
国家烟草专卖局已于2023年6月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清网行动”,重点打击网络平台违法售烟行为。截至7月中旬,已查处违法案件143起,关闭违规账号800余个。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商家转而使用”茶烟”“雾化器”等隐晦词汇继续经营。
浙江省消保委近期发布的网络购烟测评报告显示,在抽查的12个平台中,1688的样本不合格率达42%,主要问题包括:产品外包装无中文标识、尼古丁含量超标、重金属超标等。相关检测报告已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