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林志明
近日,台湾地区知名烟草品牌阿里山香烟罐装系列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据市场调查显示,罐装阿里山香烟零售价较年初平均上涨15%-20%,部分特殊规格涨幅甚至超过30%。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烟草行业的成本压力,也折射出当前烟草市场的深层变革。
一、价格波动实录:从柜台到消费者的连锁反应
6月中旬起,台北市多家烟酒专卖店陆续更换价签。位于信义区的”金醇烟酒”负责人陈先生向记者展示进货单:”罐装阿里山(典藏版)去年底批发价还是680元新台币,现在要820元才能拿到货。”记者走访发现,该产品终端售价已突破900元大关,较2022年同期上涨约27%。
高雄”烟海阁”店主林女士反映更强烈:”罐装阿里山(蓝莓爆珠)从550元直接跳到700元,老顾客都说快抽不起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涨价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北部地区平均涨幅18.7%,中南部则达到22.3%,这种区域差价在阿里山品牌历史上尚属首次。
二、涨价背后的多重推手
1. 原料成本持续攀升
台湾烟草酒类协会最新报告指出,2023年国际烟叶采购价同比上涨12.8%,其中阿里山香烟主要采用的津巴布韦烟叶涨幅达15.2%。台东县延平乡烟农胡进财算了一笔账:”肥料价格翻倍,人工成本涨三成,每公顷种植成本增加近8万元。”
2. 包装材料价格飙升
罐装产品特有的金属包装成为成本”重灾区”。台湾制罐工业同业公会数据显示,马口铁价格连续18个月上涨,今年前五月累计涨幅达34%。某代工厂采购主管透露:”一个香烟罐的成本从7.2元涨到9.8元,这还是大批量采购的优惠价。”
3. 物流与政策因素叠加
全球航运危机余波未消,烟草专用恒温集装箱运费仍维持高位。同时,财政部门今年起将烟草健康福利捐提高10%,这部分成本最终转嫁到零售端。台北大学经济系教授李明分析:”综合测算显示,政策因素约占本次涨价的35%。”
三、市场反应:消费行为出现明显分化
涨价效应正在重塑消费格局。年轻族群呈现两极分化——部分消费者转向平价的纸包款式,而追求潮流的群体反而将罐装产品视为”身份象征”。在台中逢甲夜市,大学生王同学告诉记者:”现在带罐装阿里山出去,比拿iPhone还有面子。”
高端市场却呈现逆势增长。阿里山(典藏金罐)在涨价后销量反而提升18%,专卖店开始采取限购措施。烟具收藏家张先生展示了他的藏品:”这套2018年的纪念罐,当初零售价1200元,现在二手市场能卖到3000元以上。”
四、行业震荡:竞争对手的应对策略
面对阿里山的领涨,其他品牌迅速调整市场策略。长寿香烟推出”金属礼盒”替代传统罐装,价格控制在600元区间;宝岛香烟则与7-ELEVEN合作推出迷你罐套装,主打”尝鲜”概念。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烟草(JT)趁机加大”和平罐装”在台投放量,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便利店渠道出现新变化。全家便利商店数据显示,罐装烟草销售额占比从5月的3.2%升至6.7%,但单件商品周转天数延长了40%。业者开始调整陈列策略,将罐装产品与酒类组成礼盒促销。
五、未来走势:涨价潮或将持续
多家券商发布行业预测报告指出,烟草价格上涨趋势至少延续至2024年第二季度。元大投顾分析师陈志伟认为:”罐装产品可能向奢侈品定位转型,预计年销量会下降20%,但总销售额将增长8%-10%。”
云林县烟草合作社已启动”保价收购”计划,试图稳定原料供应。与此同时,阿里山品牌方被曝正在测试新型生物降解罐体,这可能成为下一轮价格调整的关键变量。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正在评估特别消费税率调整方案,不排除针对高档烟草制品出台差别化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