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哪里有香烟货源批发1688卖家”鱼目混珠”

近日,国内知名B2B电商平台1688上出现多起香烟批发乱象,部分卖家通过”鱼目混珠”的方式销售假冒伪劣烟草产品,引发行业关注。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违规商家利用平台监管漏洞,以”茶叶”“工艺品”等名义进行隐蔽交易,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一、平台乱象:挂羊头卖狗肉成常态

在1688平台搜索”香烟批发”等关键词,系统会自动提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结果未予显示”。但记者变换关键词后,仍然发现了大量可疑商品。这些商品大多以”云南特产”“礼品盒”等名义上架,商品详情页却充斥着香烟品牌的明显暗示。

“现在平台上查得严,我们都是用暗语交流。”一位自称”长期供货”的商家向记者透露,他们会用”口粮”“草”等黑话代替香烟,实际交易则通过微信等第三方平台完成。该商家声称可以提供”和真烟口感一模一样”的产品,价格仅为正规渠道的60%。

二、典型案例:消费者遭遇”狸猫换太子”

来自广东的批发商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受骗经历。今年3月,他在1688上看到一家标注”云南精品特产”的店铺,商品图片显示的是某知名香烟品牌的外包装。”商家保证是正品,支持验货,我就下单了200条。”

然而到货后李先生发现,这些所谓的”香烟”不仅包装粗糙,烟丝质量也极差。”抽起来有股怪味,根本不能卖。”当他试图联系卖家退货时,对方早已下架商品并注销了店铺账号。由于交易是通过平台外完成的,李先生投诉无门,最终损失近5万元。

类似案例并非个例。江苏烟草专卖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共查处网络售假案件47起,其中涉及1688平台的案件达12起,占比超过25%。

三、行业调查:假烟产业链浮出水面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些违规商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完整的假烟生产链条。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假烟作坊就设在正规烟厂附近,他们能搞到淘汰的包装设备,甚至收买烟厂工人获取配方。”

这些假冒产品主要通过三种渠道流入市场:

1. 线上B2B平台伪装销售
2. 社交媒体社群营销
3. 线下小商品市场混售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假烟为了追求相似口感,会添加过量香精和不明化学物质。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报告显示,某些假冒卷烟中焦油含量超标3倍以上,对人体危害极大。

四、平台回应:已下架违规商品超万件

面对舆论质疑,1688平台公关部负责人回应称:”我们一直严厉打击违规烟草交易,2023年已下架相关商品1.2万件,封禁店铺800余家。”平台表示,除了关键词过滤外,还建立了图片识别系统和人工审核团队,但”黑产团伙不断变换手段,给治理带来挑战”。

该负责人建议消费者:
– 认准平台”诚信通”认证商家
– 拒绝任何形式的线下交易
– 发现违规线索立即举报

五、监管升级:多部门联合整治网络售假

针对日益猖獗的网络烟草售假现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期联合烟草专卖局、公安部等部门展开专项整治。新出台的《网络烟草专卖管理办法》明确规定:
– 禁止互联网烟草广告
– 建立电商平台连带责任制度
– 提高违法成本,最高可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卖司司长在近期发布会上强调,”我们将运用大数据技术追踪假烟流向,坚决斩断黑色产业链。”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已侦破制售假烟案件1500余起,涉案金额超20亿元。

六、消费者警示:识别假烟的五个要点

为避免上当受骗,烟草行业专家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特征:
1. 包装印刷模糊,防伪标识缺失
2. 烟支切口不整齐,烟丝颜色异常
3. 口感刺激,余味苦涩
4. 燃烧速度过快或过慢
5. 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

“正品香烟的批发需要特许经营许可证,任何声称能大量低价供货的网店都值得怀疑。”某省级烟草公司市场部经理告诉记者,”消费者应当通过正规零售渠道购买,并索要发票。”

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这场针对网络烟草乱象的攻坚战正在向纵深发展。但彻底根治这一顽疾,仍需要平台、执法部门和消费者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