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追踪!高仿香烟总仓一手货源”鱼目混珠”

隐蔽仓库暗藏玄机 高仿香烟以假乱真

近日,本报记者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暗访调查,发现一个横跨多省的”高仿香烟”制售网络。该团伙通过建立”总仓-分仓-零售”的三级分销体系,将外观与真烟几乎无异的假冒卷烟销往全国23个省市。在某沿海城市的物流园区内,记者发现一个挂着”食品贸易”招牌的仓库,每天凌晨都有厢式货车频繁进出。经跟踪调查,这里正是该团伙的”总仓”所在地。

2023年5月,广东汕头海关查获一起特大香烟走私案,现场缴获高仿”中华”“芙蓉王”等品牌香烟12万条,案值逾2000万元。海关人员表示:”这批假烟的外包装仿真度极高,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辨别,甚至连部分烟草专卖局的检测设备都一度被蒙骗。”

“一条龙”造假产业链 日产量惊人

调查发现,该犯罪团伙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原料采购:从云南、贵州等地非法收购烟叶
包装制作:在广东东莞设立地下印刷厂仿制品牌包装
生产加工:在福建漳州的隐蔽厂房进行卷制
物流配送:通过正规物流公司”夹带”运输

据内部人士透露,该网络日均生产高仿香烟可达5000条以上,主要仿制”中华”“玉溪”“黄鹤楼”等高端品牌,批发价仅为正品的30%-40%。在湖南长沙破获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分子甚至在假烟内添加了特殊香料,使口感更接近真烟。

线上销售猖獗 社交平台成新渠道

随着电商平台监管加强,不法分子开始转向更为隐蔽的销售方式:
1. 短视频平台:通过暗语发布”商品展示”视频
2. 社交软件:利用微信群、QQ群进行交易

3. 小众论坛:在电子烟、收藏类论坛发布广告

2023年8月,浙江警方侦破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团伙通过直播平台以”外贸尾单”“免税烟”等名义销售假烟,半年内销售额就突破800万元。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微商还将这些高仿香烟包装成”年会礼品”“商务伴手礼”进行销售,进一步增加了监管难度。

暴利驱使铤而走险 危害远超想象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

– 一包成本不足5元的假烟,转手可卖到40-60元
– 一条(10包)假烟的利润空间高达300-500%
– 一个中型分销商月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

但高仿香烟的危害远不止经济损失。医学专家指出,这些非法卷烟往往使用劣质烟草和违规添加剂,焦油含量普遍超标,吸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吸食正规香烟高出3-5倍。2022年北京某医院接诊的一位肺癌患者,长期吸食从网上购买的”免税中华”,后经检测发现其购买的实为非法生产的高仿烟。

多部门联合打击 斩断黑色产业链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部开展了”利剑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高仿香烟制售网络。截至9月底,全国已侦破相关案件147起,打掉犯罪团伙89个,查获假烟230余万条。在江苏侦破的”5·11”特大制售假烟案中,警方一举捣毁6个生产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43名,涉案金额达1.2亿元。

然而打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 犯罪团伙频繁更换仓库地点
– 采用”化整为零”的运输方式
– 支付环节使用虚拟货币逃避追踪

烟草专卖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香烟务必通过正规渠道,注意查看卷烟包装上的防伪标识。若发现可疑情况,可拨打12313烟草市场监管举报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