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出口香烟批发货源一手对接”货真价实”

近日,一则关于”出口香烟批发货源一手对接”的广告在多个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该广告宣称提供”货真价实”的免税香烟批发服务,价格低于市场30%-50%,支持全国配送。记者调查发现,此类交易存在重大法律风险,多地已出现相关查处案例。

跨境烟草走私案件频发 涉案金额巨大

2023年8月,深圳海关破获一起特大香烟走私案,查获走私香烟37万条,案值逾2亿元。犯罪团伙通过伪报品名、夹藏等方式将免税店香烟走私入境,再通过社交平台发展下级代理。主犯王某交代,其货源来自东南亚某国免税店,利用”一手货源”为噱头发展了大量批发客户。

无独有偶,今年3月广州警方摧毁一个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走私香烟的犯罪网络。该团伙通过虚构订单、低报价格等方式走私香烟达120万条,涉案金额高达5.8亿元。办案民警介绍,该团伙在微信、QQ群中以”厂家直供”“免税正品”等话术招揽客户。

“一手货源”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记者暗访发现,这些所谓”一手对接”的货源主要来自三个渠道:
1. 免税店员工监守自盗形成的”老鼠仓”
2. 边境走私入境的免税香烟
3. 地下作坊生产的假冒注册商标香烟

某跨境电商平台负责人透露:”这些卖家往往打着’出口转内销’的旗号,实际上大多数都是走私或假冒产品。他们通过不断更换账号、使用暗语交流来规避监管。”

行业乱象丛生 消费者权益难保障

2022年上海查处的”3·15”假烟案中,犯罪团伙用劣质烟叶冒充知名品牌,通过微信发展代理200余人,销售网络覆盖全国15个省市。检测显示,这些香烟焦油含量超标3倍,含有多种有害物质。

北京某律所合伙人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未经许可经营烟草批发业务最高可处违法经营额五倍罚款,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不仅权益无法保障,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监管持续加码 平台责任凸显

2023年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多部门开展”利剑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互联网非法经营烟草行为。截至9月,已查处相关案件1.2万起,涉案金额超80亿元。

各大电商平台也加强了管控。淘宝网近期更新了《禁售商品管理规范》,明确禁止发布”香烟代购”“免税烟批发”等违规信息。拼多多则通过AI识别技术,上半年拦截违规烟草商品链接超过50万条。

专家建议:建立全链条监管体系

中国控烟协会专家委员会提出三点建议:
1. 完善跨境电商烟草制品监管制度
2. 建立烟草物流追溯系统
3. 加大社交平台信息审核责任

某国际烟草公司合规总监表示:”正规的进出口烟草贸易需要取得国家烟草专卖局核发的准运证,并缴纳相关税费。所谓’免税香烟批发’绝大多数都是违法行为。”

记者注意到,在百度搜索”出口香烟批发”等关键词时,首条结果已显示”温馨提示: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结果未予显示”的警示信息。这表明监管部门正在加强网络空间的治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