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各类网购平台层出不穷。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却利用网络监管漏洞,打着”正规渠道”的旗号从事非法烟草销售活动。近日,名为”烟多多”的购烟网站因涉嫌违规销售烟草制品被消费者举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一、”烟多多”网站涉嫌违规经营
记者调查发现,”烟多多”网站首页醒目位置标注着”正品保障”“厂家直供”等宣传语,网站展示的香烟品牌包括中华、玉溪、黄鹤楼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价格普遍低于市场零售价30%-50%。更引人注目的是,该网站还提供”代购国外免税烟”服务,声称可以”规避海关检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烟草制品属于国家专卖品,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显然,”烟多多”网站的经营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二、消费者遭遇”鱼目混珠”陷阱
来自广东的消费者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遭遇:”上个月在’烟多多’下单购买了两条软中华,到货后发现包装与正品几乎一模一样,但抽起来味道明显不对。后来拿到烟草专卖局鉴定,确认是假烟。”
类似案例并非个例。江苏消费者王女士反映:”网站承诺假一赔十,但发现问题后客服就失联了,所谓的’质量保证’完全是幌子。”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消费者反映收到的香烟不仅质量低劣,还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三、网络售烟乱象调查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烟多多”现象只是网络非法售烟的冰山一角。目前,网络售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乱象:
-
假冒正规渠道:多数非法售烟网站会伪造经营许可证,声称具有”烟草专卖资质”。记者在”烟多多”网站底部发现了所谓的”电子烟草专卖许可证”,经核实该证号并不存在。
-
价格陷阱:利用消费者贪便宜心理,以”免税”“厂家直销”等名义低价促销。实际上,正规烟草产品的价格由国家统一调控,不可能出现大幅折扣。
-
隐蔽交易:为规避监管,这些网站往往采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收款,通过快递”伪装”发货。部分商家甚至要求消费者通过社交软件完成交易。
-
质量安全隐患:非法渠道销售的香烟往往缺乏质量保障。2021年,浙江查获的一起网络售假烟案件中,涉案假烟焦油含量超标近3倍,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
四、监管部门的应对措施
面对日益猖獗的网络非法售烟行为,各地烟草专卖部门与公安机关已展开联合整治行动。2022年,全国共查处互联网涉烟违法案件1.2万余起,涉案金额超过8亿元。
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强网络监测,对涉嫌违法销售烟草制品的网站进行严厉打击。同时提醒消费者,购买烟草制品应选择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实体店铺。”
五、专家建议与消费者提醒
法律专家指出,网络非法售烟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还可能涉及走私、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消费者一旦购买到假冒伪劣烟草产品,不仅维权困难,还可能面临健康风险。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
– 认准正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 拒绝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优惠”
– 不轻信”免税”“代购”等宣传
– 发现可疑网络售烟行为及时举报
六、典型案例警示
2023年初,浙江破获一起特大网络销售假烟案,犯罪团伙仿冒多个知名品牌,通过20余个网站销往全国,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元。主犯王某等人最终被判处3至7年不等有期徒刑。
同年5月,广东查处一个利用直播平台售假的团伙。该团伙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正品”香烟,实际发货均为假冒产品,半年内非法获利超200万元。
这些案例表明,网络非法售烟已形成黑色产业链,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监督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