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百乐peel哪个平台可以买”鱼目混珠”

近日,关于”百乐peel电子烟哪个平台可以买”的搜索量激增300%,背后暴露出电子烟市场的监管漏洞。记者调查发现,多个电商平台存在以”水果味糖贴”“戒烟神器”等名义违规销售的情况,更有不法商家用劣质产品冒充正品,严重危害消费者权益。

一、电子烟”换马甲”销售成行业潜规则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记者以”百乐peel代购”为关键词搜索,立即弹出27条相关商品。其中某卖家展示的”日本直邮peel电子烟”售价158元,商品详情页却用”薄荷味口香糖”作为封面图。当记者询问具体型号时,卖家立即转入私聊窗口发送真实产品图,并承诺”走特殊渠道清关”。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社交平台出现”peel烟弹分装”服务。广州消费者王先生向记者反映,其在某微商处购买的”原装peel烟弹”,使用后出现剧烈咳嗽,”后来对比正品才发现,对方是用廉价烟油自行灌装的”。

二、真假难辨催生灰色产业链

2023年8月,浙江台州警方破获的电子烟制假案中,查获假冒peel等品牌电子烟1.2万支。这些产品外包装与正品相似度达90%,但检测显示尼古丁含量超标4倍,重金属铅含量超标12倍。制假者交代,主要通过”社群营销+快递代发”模式销售,月均利润超20万元。

记者实测发现,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peel测评”,会出现大量标注”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的种草视频。点击评论区置顶链接,会跳转到伪装成”数码配件”的微信小程序商城,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完整交易流程。

三、平台监管存在明显漏洞

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已明确将电子烟纳入监管,但平台审核仍存在盲区。记者尝试在3家主流电商平台投诉违规商品,仅1家在下架涉事商品后给出书面回复。某平台客服表示:”由于商家使用谐音词和替代图,系统难以自动识别。”

2024年1月,深圳消委会公布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网购电子烟合格率仅41.7%。其中5批次标称peel的产品,经厂家确认均为假冒。这些产品普遍存在漏油、电池过热等问题,有2批次检测出禁用添加剂莰烯。

四、消费者维权陷入困境

北京律协消费者权益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敏指出:”目前电子烟维权存在三难——真伪鉴定难、损失认定难、责任追溯难。”上海某高校研究生小李的遭遇颇具代表性,其在某海淘平台购买的peel电子烟被海关扣留后,平台以”禁止运输违禁品”为由拒绝退款,最终损失近千元。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商家开始利用虚拟货币交易逃避监管。记者在某个电子烟爱好者社群发现,管理员要求新成员”用USDT支付可享8折”,并宣称”区块链交易无法追踪”。这种新型交易方式给监管部门带来更大挑战。

五、行业规范亟待加强

对比国内外监管措施可见差距:日本要求电子烟必须通过医药部外品审批,美国FDA要求企业提交PMTA申请。而我国虽然已出台《电子烟管理办法》,但平台落实仍不到位。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数据显示,2023年线下渠道违规率已降至8%,但线上渠道仍高达34%。

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应建立电子烟产品溯源码系统,同时加强平台主体责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薛澜建议:”可借鉴香烟监管经验,要求电商平台建立电子烟关键词库,对变异词进行动态更新和拦截。”目前,广东、浙江等地已开始试点电子烟实体店”一店一码”监管模式。

(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