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正品免税烟微信”货真价实”

线上购烟乱象丛生 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近日,一种以”正品免税烟”为噱头的微信营销手段在社交平台悄然兴起,声称可以提供”货真价实”的免税香烟,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交易不仅涉嫌违法,更可能隐藏着诸多消费陷阱。

案例一:大学生网购香烟遭遇诈骗

2023年5月,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小李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则”免税香烟代购”广告,对方声称可以提供各类品牌香烟,价格仅为市价的60%。心动之下,小李通过微信转账2000元订购了5条某知名品牌香烟。然而,付款后对方以”海关检查”为由迟迟不发货,一周后直接将小李拉黑。小李向警方报案,但由于交易全程通过微信进行,且对方使用的是虚假身份,案件侦破难度较大。

“当时看到价格确实很诱人,而且对方朋友圈里有很多’成功交易’的截图,就轻信了。”小李懊悔地表示,”现在不仅钱没了,连投诉的渠道都没有。”

案例二:假烟团伙被端 涉案金额超百万

2023年8月,广东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网络销售假烟案。犯罪团伙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以”免税正品”“海关扣押品”等名义低价销售假冒名牌香烟,涉案金额高达120余万元。警方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免税烟”实际上是地下作坊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不仅质量低劣,部分产品甚至含有过量有害物质。

“犯罪团伙非常狡猾,他们通过多个微信号同时运作,一旦某个账号被举报就立即弃用。”办案民警介绍,”收款账户也都是购买的他人银行卡,给侦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免税烟线上销售的法律风险

根据我国《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烟草专卖品(包括卷烟)的生产、批发、零售业务都必须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任何个人或未经许可的单位都不得经营烟草专卖品业务。线上销售香烟,尤其是跨省销售,更是被明令禁止的行为。

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所谓’微信免税烟’绝大多数都是违法行为。正规免税店的免税烟只能在特定场所向符合条件的人员销售,不允许二次流通。网上销售的所谓’免税烟’要么是假烟,要么就是走私烟,都涉嫌违法。”

微信购烟四大常见骗局

  1. 收款不发货:这是最常见的骗术。骗子通常会伪造大量交易记录和客户反馈,诱导消费者付款后便消失无踪。

  2. 以次充好:部分卖家会发货,但发送的是假冒伪劣产品或低端品牌冒充高端品牌。由于烟草产品的特殊性,普通消费者很难立即辨别真伪。

  3. 货到付款陷阱:有些骗子会采用货到付款方式降低消费者戒心,但快递公司只负责代收货款,不承担商品真伪鉴定责任。消费者发现问题时往往投诉无门。

  4. 信息盗用:在交易过程中,骗子可能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消费者如何防范微信购烟骗局

  1. 认清合法渠道:我国香烟实行专卖制度,正规渠道只有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实体店铺。任何网络销售香烟行为都是违法的。

  2. 勿贪小便宜:市场上香烟价格相对透明,如果遇到远低于市场价的”优惠”,极有可能是骗局或假货。

  3. 警惕陌生交易:不要轻易相信社交平台上的陌生商家,尤其是那些要求微信直接转账的交易。

  4. 保留证据:如果不慎受骗,要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5. 举报违法行为:发现网络非法售烟行为,可向当地烟草专卖局举报或拨打12313烟草专卖举报电话。

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

针对日益猖獗的网络非法售烟行为,近期多地烟草专卖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2023年以来,全国已查处网络涉烟违法案件1.2万余起,查获非法卷烟超过800万条,涉案金额近10亿元。

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强网络监测,严厉打击各类网络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行为。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香烟,切勿因小失大。”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法律风险外,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的香烟还存在严重的健康隐患。假冒伪劣香烟往往使用劣质原料,生产工艺不达标,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含量可能远超国家标准,对吸烟者健康造成更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