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闽南地区闻名的“烟草之乡”,云霄县因其独特的烟草产业而声名远扬。然而,近年来,“云霄香烟”这一标签频繁出现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却让消费者陷入了“真伪莫辨”的困惑:这些所谓的“云霄香烟”是否真的产自云霄县?它们是否合法?围绕这一疑问,记者展开了一番深入调查。
“云霄香烟”电商热卖 引发消费者质疑
当你在淘宝搜索“云霄香烟”或类似关键词时,页面上会出现五花八门的商品,有的以“本地特产”作宣传噱头,有的直接标注为“手工烟”。价格方面,这些“云霄香烟”普遍比正规香烟便宜不少,一包售价从10元到30元不等,甚至还有更为低廉的“特价款”。相比正规渠道销售的卷烟,这些商品的价格极具诱惑力。然而,这些所谓的“云霄香烟”到底是真是假?这背后是否隐藏灰色产业链?
记者随机购买了几款云霄香烟,并联系了几家卖家试图了解更多信息。部分卖家宣称,这些香烟是从云霄县“本地小作坊”生产的卷烟,原料选用当地优质烟叶,纯手工制作,绝对“品质保证”。但当记者要求其提供更多的生产资质证明和质检文件时,大部分卖家要么避而不答,要么仅给出一些模糊的说明。
一位熟悉烟草行业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云霄县确实在烟草种植方面有悠久历史,也有一些家庭式小作坊,主要面向小范围内流通。然而,目前我国的烟草市场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市场上流通的香烟必须经过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批准,任何形式的“私人烟草”皆属违法。因此,淘宝、拼多多等平台上这些所谓的“云霄香烟”基本足以断定为“三无产品”,其来源和安全性存疑。
地方监管难以触及 电商平台成“灰色地带”
为了进一步求证,记者联系了云霄县市场监管局的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云霄县确实出现过一些非法小作坊生产卷烟并通过互联网渠道外销的案件。“云霄香烟”这一大热关键词,背后更可能是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地域特产”的包装,将假冒伪劣香烟贴上“云霄”标签推销给不明真相的消费者。
然而,这种监管治理颇具挑战性。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这些“云霄香烟”大多通过互联网交易,商家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借助境外电商平台躲避监管;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出于便宜好奇下单,却未意识到这些非法烟草存在安全隐患,也少有主动举报的行为。上述负责人坦言,尽管市场监管部门对网络非法烟草的打击力度正在加强,但电商隐秘的特性让这一灰色交易“防不胜防”。
同时,记者还发现,这类“云霄香烟”商家常常伪装得极为巧妙。许多店铺使用“私信交易”或“隐晦描述”的方式规避平台审查,甚至有卖家建议消费者通过微信、QQ等私人渠道完成交易并付款。一旦消费者购买后发现问题,追责往往困难重重。
消费陷阱:低价与健康风险并存
相比正规渠道购买的香烟,这些低价“云霄香烟”背后的成本疑问,也是让人不得不警惕的地方。一位匿名的烟草行业资深人士表示,正规卷烟需要经过配方研发、质量检测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层层审批,这些程序会大幅推高生产和销售成本。而“云霄香烟”等非法烟草往往为追求利润,可能会使用劣质烟叶甚至违法添加成分,来降低生产费用。
此外,非法香烟的仓储和运输条件也令人担忧。这些“私烟”多数并没有规范的储运流程,一些无人监管的简陋仓库存放环境恶劣,烟草容易受潮、发霉甚至被混入异物。而购买这些非法产品的消费者在吸食时将直接暴露在潜在的健康威胁之下。
另一方面,这种低廉的“云霄香烟”市场也给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带来了严重冲击。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造成国家税收的巨大流失。据业内一组数据显示,每年全国因非法烟草交易而流失的税收金额高达数百亿元。这其中,电商平台假冒特产烟草的参与比例不容忽视。
打击非法网络烟草 关键还在源头
面对“云霄香烟”的网络乱象,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正在持续加大管控力度。记者在云霄县了解到,当地已通过一系列打击行动取缔了多家非法作坊和销售网络。近年来,云霄县警方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专项清理行动,累计关停了数十家涉及非法卷烟交易的网店。不过,类似问题仍屡禁不止,尤其是在监管部门难以全面监控的情况下,消费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也逐渐加强对烟草商品的审查与屏蔽。淘宝目前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烟草”商品上架,部分公开打擦边球的店家已经被平台处罚。但即使如此,正如专家所言,在网络灰色地带隐藏的非法交易仍旧泛滥,关键还在于综合打击源头犯罪和大力宣传合法渠道消费。
“云霄香烟”的纷争折射出网络烟草市场种种乱象,而这一现象背后也有对监管漏洞、平台责任以及消费者警惕心理的三方面考验。当低价与“独特特产”的标签成为诱惑,唯有更多人意识到这一灰色产业链的隐忧,才能避免更多人掉入“真伪莫辨”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