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前门大街的哈德门香烟专卖店再现排队抢购热潮。据现场消费者反映,部分限量款产品开售两小时即告罄,这种”一烟难求”的现象让这个百年老字号品牌再次成为市场焦点。记者走访发现,不仅线下门店销售火爆,电商平台上的哈德门官方旗舰店也出现多款产品断货情况,评论区充斥着”什么时候补货”的询问。
一、老字号焕发新生机:从历史烟云到现代追捧
创建于1919年的哈德门香烟,得名于北京城的哈德门(今崇文门),曾是北方烟草市场的标杆品牌。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外烟涌入和消费升级,这个老品牌一度陷入沉寂。转折出现在2018年,中烟公司启动”老品牌复兴计划”,对哈德门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
“我们保留了最具辨识度的城门logo和经典醇香配方,但在包装设计和产品线上做了大胆创新。”哈德门品牌总监李文博向记者展示新推出的”京韵”系列,包装融入故宫元素,烟支采用新型过滤嘴技术,”既留住老顾客的味觉记忆,又吸引年轻消费者尝试”。
市场反应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成功。2023年财报显示,哈德门系列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35岁以下消费者占比从2019年的18%跃升至39%。这种增长态势在今年春节档期表现尤为突出,限量版”龙腾盛世”礼盒在预售阶段就被抢购一空。
二、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破解”哪里能买到”的消费痛点
面对突如其来的购买热潮,哈德门迅速调整供应链策略。在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增设了30家品牌体验店,采用”线上预约+线下提货”模式缓解排队压力。记者在哈德门天猫旗舰店看到,其采用”定时上新”机制,每周五上午10点开放预售,最近三期预售均在3分钟内售罄。
“最难买的是复刻版’大前门’,完全按照1952年的配方和包装生产。”资深烟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连续三周蹲点抢购才如愿以偿。这种饥饿营销策略虽然引发部分消费者抱怨,却实实在在推高了品牌热度。百度指数显示,”哈德门香烟哪里买”的搜索量近一个月环比增长217%。
值得注意的是,哈德门还创新性地与便利蜂、盒马等新零售渠道合作,在北京地区300个点位设置智能售烟机。通过支付宝刷脸验证年龄后,消费者可以购买到当季主打产品。这种”科技+传统”的模式,让老品牌成功打入都市白领的即时消费场景。
三、文化赋能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在成都宽窄巷子的哈德门文化体验馆,记者遇到了专程来打卡的95后游客小林。”最开始是被小红书上的照片种草,这个红色城门logo太有辨识度了。”她购买了两条”蓉城限定版”,准备带回家收藏。像小林这样的”为设计买单”的年轻消费者正成为哈德门的新客群主力。
品牌方深谙此道,近年来持续在文化IP上发力:与故宫文创联名推出”紫禁城600周年”纪念款;邀请新锐设计师重新诠释经典元素;甚至在798艺术区举办烟草文化展。这些动作看似与卖烟无关,却有效提升了品牌溢价能力。数据显示,哈德门高端产品线”宗师”系列的毛利率达到6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成员王立分析指出:”哈德门的成功在于找到了传统与潮流的平衡点。它既保持了老字号的技术积淀,又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故事,这种’新国潮’打法值得其他老品牌借鉴。”
四、行业变局下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电子烟的兴起和健康意识的普及,传统烟草行业面临转型压力。哈德门在2022年试水电子烟市场,推出自主研发的雾化产品,但反响平平。业内人士指出,如何在监管政策与市场需求间找到平衡,将是老品牌面临的最大考验。
另一方面,地方烟草保护主义仍然存在。记者调查发现,哈德门在北方市场的铺货率超过80%,而在华南地区不足30%。这种区域性差异限制了品牌的全国化发展。有经销商透露,某些地区对非本土品牌设置隐性门槛,导致”想买买不到”的情况时有发生。
尽管如此,哈德门的复兴故事仍给行业带来启示。据知情人士透露,包括大前门、黄金叶在内的多个老品牌都在筹备类似升级计划。可以预见,一场围绕”老烟新做”的市场争夺战正在烟草行业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