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peel香烟所有包装“鱼目混珠”

近日,一款名为Peel的进口香烟因包装设计引发广泛争议。多位消费者和业内人士指出,该品牌香烟通过水果图案、鲜艳色彩等设计元素,涉嫌模糊烟草产品本质,对未成年人构成潜在诱导风险。

一、包装设计引发”非烟化”质疑

记者调查发现,Peel香烟目前在售的十余款产品中,普遍采用以下包装特征:
– 主视觉为草莓、葡萄、橙子等水果图案
– 采用粉红、蒂芙尼蓝等糖果色系

– 包装尺寸接近口红等女性化妆品
– 烟支滤嘴处印有对应水果图案

“第一次见到还以为是水果糖。”北京朝阳区某便利店店员表示,常有年轻顾客被包装吸引询问,”当告知是香烟时,他们往往露出惊讶表情”。

中国控烟协会最新调查显示,在100名13-15岁青少年中,有68%认为Peel包装”完全不像烟草产品”,其中24%表示”看到包装会产生尝试欲望”。

二、多国监管早有先例

这种包装策略在国际上被称为”非烟化设计”(Tobacco Non-Tobacco Design)。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11条实施准则明确指出,缔约方应禁止使用可能误导消费者对产品危害认知的包装设计。

近年相关监管案例包括:
1. 2021年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对英美烟草公司开出18亿韩元罚单,认定其”彩色渐变烟盒”违反包装规定
2. 澳大利亚2012年实施全平装法后,日本烟草国际公司旗下品牌”Mevius”被迫移除包装所有装饰元素

3. 加拿大2023年新规要求每支香烟都必须印制健康警示语

“这种用水果图案转移注意力的做法,本质上是在弱化烟草产品的危害属性。”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晨指出,”我国《广告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烟草广告,这种包装设计涉嫌打擦边球。”

三、消费者投诉事件频发

深圳消费者协会近期接到多起相关投诉。典型案例包括:

– 案例一:家长李某发现初中女儿书包中出现Peel香烟,孩子称”同学都说这是水果味口香糖”
– 案例二:跨境电商平台将Peel与电子烟归类为”时尚配件”销售
– 案例三:短视频平台出现”Peel香烟DIY首饰”教程,播放量超200万

“最令人担忧的是社交媒体的二次传播。”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平台数据显示带有#Peel开箱#、#水果香烟#话题的内容,65%由25岁以下用户创建。

值得注意的是,Peel香烟生产商菲律宾Fortune Tobacco公司官网显示,该品牌2020年推出的”彩虹系列”专门面向”年轻成年女性群体”。其市场总监在行业会议上曾表示:”我们要打破传统烟草产品的刻板印象”。

四、法律专家解读监管空白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对包装的规定主要集中在警语面积、焦油含量标注等方面。对于包装设计元素仅有”不得误导消费者”的原则性要求。

“现有法规存在三个漏洞:”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分析指出:
1. 未明确禁止使用食品、化妆品等关联图案
2. 对”误导性设计”缺乏具体认定标准
3. 网络销售场景的包装展示缺乏规范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Peel香烟通过跨境电商渠道销售时,网页展示图甚至刻意隐去健康警示语。某平台商家客服承认:”展示完整包装会影响点击率”。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已关注到相关情况,正会同专家研究包装设计规范细则。据悉,新版《电子烟管理办法》已明确禁止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该原则可能延伸至传统卷烟领域。

五、行业自律与消费者警示

面对争议,部分烟草零售商开始自发调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免税店已将Peel系列移至烟草专柜最下层,并加贴”吸烟有害健康”提示标。京东全球购等平台则下架了该品牌”水果系列”产品。

“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需要提高警惕。”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强调,所有烟草制品均含尼古丁等成瘾物质,香味添加剂不能降低其健康风险。报告特别指出,水果味烟草产品更容易导致初吸者低估危害。

业内人士透露,国内某中烟公司原计划推出的”茶香系列”卷烟已暂停上市,等待政策进一步明确。这反映出行业对包装监管趋势的预判。

截至发稿,Peel香烟中国区代理尚未回应采访请求。记者在其天猫国际旗舰店发现,多款产品仍在以”进口潮牌”为卖点进行推广,月销量显示超过20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