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名为”港岛免税直通车”的香烟代购网站打出”香港免税店正品代购”“海关特殊渠道清关”等宣传语,在社交媒体平台引发广泛讨论。该网站宣称可提供中华、万宝路等20余个品牌香烟,价格仅为内地专卖店售价的60%-70%,并承诺”假一赔十”。
代购网站运营模式引质疑
记者调查发现,该网站采用”预付定金+到付尾款”的交易模式。客服人员表示:”所有香烟均从香港国际机场免税店采购,通过’特殊物流渠道’运送至内地,7-10天可送达全国。”当问及具体清关方式时,客服仅回复”有专业团队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网站展示的多张”实拍图”中,部分香烟条包装的免税标签存在明显PS痕迹。烟草行业从业者李先生指出:”正品免税烟应有完整税标和激光防伪码,这些图片上的防伪特征都不清晰。”
多地查获香烟走私案件
今年3月,深圳海关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的香烟走私案,犯罪团伙正是利用”代购”名义通过跨境快递走私香烟。海关通报显示,该团伙将香烟伪装成母婴用品申报,近半年累计走私香烟1.2万条。
无独有偶,2022年上海警方侦破的”3·15”特大走私案中,犯罪团伙搭建了完整的”线上接单-香港采购-水客带货-内地分发”产业链,其运营的12个代购网站累计销售额达1.8亿元。主犯王某在庭审时供述:”所谓免税店代购都是幌子,实际是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走私。”
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个人或企业不得经营烟草制品批发、零售业务。北京市律协走私犯罪辩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律师强调:”即使商品确为免税店购买,未缴纳关税带入境内仍属走私行为。消费者明知是走私品仍购买的,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国家烟草专卖局2023年专项整顿数据显示,全年查处非法经营烟草案件2.4万起,其中跨境电商、社交平台代购成为新型走私渠道。执法人员提醒:”走私香烟往往存储条件不合规,存在霉变、以次充好等质量问题。”
消费者权益难保障
记者在投诉平台查询发现,关于香烟代购的投诉集中在三类问题:实物与宣传不符(占比42%)、付款后不发货(31%)、收到空包裹(27%)。广州消费者王先生投诉称:”花2800元买的10条中华烟,到货发现是假货,但网站已关闭,客服失联。”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2023年发布的跨境购物警示特别指出:”所谓’免税代购’网站多使用境外服务器,发生纠纷后消费者难以追溯。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烟草制品。”该委员会记录在案的27家问题代购网站中,有19家涉及香烟销售。
(注:文中涉及的企业名称、人物姓名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