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社交平台出现大量标榜”低价香烟图片大全集”的推广内容,实际暗藏假冒伪劣产品交易链条。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打着”图片收藏”“烟标鉴赏”幌子的内容,已成为新型网络烟草售假渠道。
一、”烟标交流群”暗藏玄机
在某知名社交平台搜索”香烟图片”关键词,出现超过200个相关群组。一个名为”中华烟标收藏交流群”的群组简介写着”分享各品牌香烟包装设计”,但入群后立即收到管理员私发的价目表:软中华每条280元、和天下每条350元,价格仅为市场价的30%-40%。
“这些都是高仿货,扫码能过第一关,但抽起来完全不是那个味道。”曾在该群购买过产品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卖家会先发送精心拍摄的香烟实物图片,等买家确认后通过快递发货,包装上还印有”内部特供”字样。
二、假冒手段持续升级
2023年8月,浙江台州警方破获的假烟案中,犯罪团伙专门搭建了”中国烟草文化网”,网站上陈列着数千张高清香烟图片,页面底部留有微信联系方式。经查,该团伙通过图片网站引流,半年内销售假烟涉案金额达1200万元。
更隐蔽的是,部分卖家采用”图片+教程”组合销售模式。在某短视频平台,一个获得5.2万点赞的”香烟摄影技巧”视频中,博主详细演示如何用修图软件制作防伪标识特写镜头,评论区大量用户求购”同款拍摄道具”。
三、平台审核存在漏洞
记者测试发现,在某电商平台搜索”香烟图片集”会被屏蔽,但改用”烟盒拍摄素材”“包装设计参考图”等关键词后,仍能搜到数十个相关商品。这些售价9.9-39.9元的电子图包,详情页均注明”仅供学习交流”,但商品评价区频繁出现”已加V”“货源稳定”等隐晦留言。
2024年1月,广州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一起案件中,不法分子将5TB容量的移动硬盘伪装成”烟草包装设计素材库”出售,硬盘内除了图片文件还暗藏联系方式和交易说明。执法人员表示,这种新型售假方式较传统链接销售更难被系统识别。
四、消费者维权困境重重
北京消费者王女士在今年3月购买”玉溪香烟高清图集”后,收到实际是劣质假烟。当她要求退货时,卖家以”图片与实物可能存在色差”为由拒绝,平台客服则称”虚拟商品不支持无理由退换”。
法律专家指出,这类交易往往具有三个特征:一是通过图片商品规避关键词审查;二是采用”货到付款”方式逃避平台监管;三是交易全程使用暗语交流,给后续取证造成困难。2023年全国消协受理的烟草类投诉中,约17%涉及此类”图片引流”骗局。
五、多地开展专项整治
近期,广东、福建等地已开展打击”图片藏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的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共清理相关违规信息2.3万条,其中利用AI技术生成的超高清香烟图片占比达41%。
江苏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提醒,正规卷烟实行全国统一零售价,网络上的”内部渠道”“海关罚没”等说辞均属欺诈。消费者若发现可疑线索,可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12313”举报平台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