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出口香烟一手货源1688批发货真价实”的广告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引发社会各界对跨境烟草贸易合规性的关注。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宣称提供免税出口香烟批发的商家,正在通过电商平台构建一条隐蔽的灰色产业链。
一、跨境烟草批发乱象浮出水面
在某知名电商平台搜索”出口香烟批发”,可以找到超过200家相关店铺。这些店铺大多使用”厂家直销”“海关备案”“原厂正品”等宣传语,部分商家甚至承诺”包通关”“代发全球”。一家名为”环球烟草贸易”的店铺客服向记者表示:”我们专做东南亚市场,一条中华烟批发价只要280元,量大有优惠。”
这种现象并非孤例。2023年5月,深圳海关破获一起案值2.3亿元的香烟走私案,犯罪分子正是通过电商平台招揽客户,再以”样品”“配件”名义伪报通关。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查获香烟走私案件同比上升17%,其中跨境电商渠道占比达34%。
二、典型案例揭示运作模式
案例1:义乌”6·12”特大走私案
2022年6月,浙江警方摧毁一个利用1688店铺招揽订单的走私团伙。该团伙通过制作虚假出口单据,将国内采购的香烟伪装成”工艺礼品”申报出口,实际在公海转销给走私船只。经查,该团伙累计走私香烟120万条,涉案金额超5亿元。
案例2:广州白云机场快件渠道走私案
今年3月,广州海关在快件渠道查获申报为”电子配件”的包裹,实际装有98条高档香烟。后续调查发现,这批货物来自某1688店铺的”一件代发”服务,店铺运营者通过拆分包裹、低报价格等方式规避监管。
三、行业专家解析法律风险
中国烟草学会副秘书长李明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不得从事烟草制品批发业务。”他特别强调,即使是出口贸易,也必须通过具有资质的烟草进出口公司进行。
北京海关缉私局办案人员透露,目前常见的违法手段包括:
1. 利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政策,将批量烟草拆分为个人包裹
2. 伪造原产地证明,将国产烟标注为”免税出口专用”
3. 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货款,规避资金监管
四、平台监管责任引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涉嫌违规的店铺往往能长期存在于电商平台。某平台工作人员私下表示:”我们主要审核商品页面是否出现违禁词,实际货物是否违规很难判断。”这种说法遭到法律界人士质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伟认为:”平台不能以技术困难推卸责任。根据《电子商务法》,平台发现违规行为应当立即采取下架、关闭店铺等措施,否则将承担连带责任。”
五、国际烟草控制形势严峻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因非法烟草贸易损失税收超过400亿美元。在中国周边,越南、缅甸等地已形成专业的香烟走私网络。2023年初,中越两国海关联合行动,一次性查获走私香烟8000箱,多数包装印有”中国免税”字样。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非法烟草贸易可能与有组织犯罪相关联。国际刑警组织通报显示,东南亚地区已出现利用香烟走私通道贩运毒品的案例。
六、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
记者暗访发现,这些所谓的”一手货源”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有消费者投诉称,收到的香烟外包装与正品无异,但口感差异明显。广东烟草质检站检测发现,部分样品焦油含量超标3倍,且含有未标注的香精添加剂。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提醒:”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烟草制品,不仅无法享受售后服务,更可能面临健康风险。如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往往因交易证据不足难以维权。”
(注:文中涉及企业名称、人物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