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社交平台出现”正品香烟一手货源”“厂家直销货真价实”等广告信息,声称可绕过烟草专卖制度低价销售各类品牌香烟。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信息背后暗藏假冒伪劣、非法经营甚至网络诈骗风险,多地已出现消费者权益受损案例。
一、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
案例1:广州特大假烟案查获案值超2亿元
2023年8月,广州警方破获一起利用短视频平台引流售假案件。犯罪团伙通过”厂家直供”“免税香烟”等话术吸引消费者,实际销售假冒中华、芙蓉王等品牌香烟。经查,该团伙通过物流发货覆盖全国23个省份,现场查获假冒卷烟成品及半成品17.8万条。
案例2:杭州大学生陷入”代购骗局”
2023年5月,杭州某高校学生小王在贴吧看到”内部渠道拿货”广告,通过微信转账6800元购买10条某品牌香烟,收货后发现是劣质假烟,卖家随即失联。警方调查发现,该账号使用虚假身份信息注册,资金流向境外账户。
案例3:上海破获走私加热不燃烧卷烟案
2023年11月,上海海关查处一起利用跨境电商伪报品名走私案,涉案电子烟弹12万枚。犯罪嫌疑人通过”一手货源”微信群发展下级代理,商品经检测含有我国明令禁止的尼古丁盐成分。
二、起底”一手货源”六大常见骗术
- 伪造资质证件:使用PS制作的烟草专卖许可证、海关报关单等图片
- 虚假地理位置:宣称”边境直销”“保税区仓库”实则发货地不符
- 价格陷阱:标价仅为市场价30%-50%,利用贪便宜心理
- 话术套路:”最后一批库存”“内部员工福利”制造紧迫感
- 支付猫腻:要求微信/支付宝私下转账,拒绝正规交易平台
- 物流造假:伪造快递信息或使用无备案物流公司
三、权威部门风险提示
国家烟草专卖局2023年专项整顿数据显示:
– 全年查处假烟案件1.2万起
– 关闭违规网络账号8.6万个
– 假冒卷烟中焦油含量超标率达92%
– 78%的假烟生产环境不符合卫生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提醒消费者:
1. 我国实行烟草专卖制度,网络售烟均属违法
2. 正规卷烟外包装有32位防伪追溯码
3. 购买到假烟可拨打12313举报
4. 交易记录可作为维权证据
四、识别真伪的五个关键点
- 查看零售许可证:实体店应悬挂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 检验防伪标识:真烟包装有激光全息防伪图案
- 观察包装工艺:真烟封口平整,拉带头呈半圆形
- 比对烟丝状态:真烟烟丝油润有光泽,假烟多含碎末
- 扫码验证:通过”中国烟草市场”官网验证追溯码
五、最新监管动态
2024年1月起实施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
– 禁止任何形式网络销售电子烟
– 电子烟交易需通过统一交易管理平台
– 违法销售最高可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
– 建立全国电子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实测发现,虽然平台已屏蔽”香烟”“烟草”等关键词,但改用”香yan”“代购”等谐音、暗语仍可搜到相关商品。部分商家将商品伪装成”茶叶”“礼品”进行销售,实际沟通中才会透露真实商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