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追踪!潮南香烟一手货源批发市场”鱼龙混杂”

近日,记者深入潮南地区香烟批发市场进行暗访调查,发现这个号称”一手货源”的集散地存在严重的管理混乱和违法经营现象。在这个日均交易额超千万元的灰色地带,假冒伪劣、走私逃税等问题层出不穷,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非法产业链。

市场乱象:真假难辨的”一手货源”

凌晨4点,潮南某批发市场早已灯火通明。数百家商铺门前,各种品牌的香烟箱堆积如山,商贩们忙着清点货物、讨价还价。表面上,这里是一个普通的商品集散地,但深入调查后,记者发现了诸多猫腻。

“要什么牌子都有,价格比正规渠道便宜30%-50%。”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批发商向记者推销时表示,”我们这都是厂家直供的一手货源,绝对保真。”但当记者要求查看相关资质证明时,对方却支支吾吾,最后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提供。

据业内人士透露,潮南地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所谓”一手货源”香烟存在质量问题。有的是高仿假冒产品,有的是通过非法渠道流入市场的走私烟,还有的是通过”洗码”手段将低档烟伪装成高档烟销售。

典型案例:百万假烟案震动行业

2021年,潮南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烟案,查获假冒”中华”“玉溪”等品牌香烟50余万条,案值近亿元。该犯罪团伙在潮南设立地下工厂,从外地购进劣质烟丝和包装材料,仿制知名品牌香烟,然后通过批发市场销往全国各地。

“这些假烟外观几乎可以乱真,但使用的都是劣质烟草,焦油含量严重超标,对消费者健康危害极大。”参与案件侦办的民警告诉记者。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假烟中还检测出非法添加的化学成分,长期吸食可能导致严重疾病。

该案主犯王某在审讯中交代,他们的假烟主要通过潮南几个大型批发市场”洗白”,混在正规渠道的香烟中一起销售。”市场需求大,利润高,很多人明知道是假货也照样进货。”

走私逃税:灰色交易的”潜规则”

除了假冒伪劣问题,走私逃税也是潮南香烟批发市场的顽疾。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流通的部分”免税烟”“出口转内销烟”实际上是通过非法渠道入境的走私产品。

2022年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全国查获的走私香烟中,有近三成是通过潮汕地区流入内地市场的。这些走私烟逃避了高额关税和消费税,售价往往比正规渠道低40%以上,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这里很多商家都有’特殊渠道’,能搞到便宜的进口烟。”一位从业多年的批发商告诉记者,”大家心照不宣,只要不被查到就行。”据他估算,潮南市场上流通的香烟中,至少有两成存在税收问题。

监管困境:打击与反弹的拉锯战

面对市场的乱象,当地监管部门并非无所作为。近三年来,潮南地区已开展过十余次香烟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查处违法案件200余起,涉案金额超过5亿元。

但令人尴尬的是,每次严打过后不久,违法经营就会死灰复燃。”违法成本低、利润高,很多人宁愿铤而走险。”一位市场监管人员无奈地表示。由于批发市场商户流动性大,隐蔽性强,给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更复杂的是,部分违法经营者已经形成了”反侦查”能力。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商铺装有监控系统,专门用于盯梢执法人员;还有的建立了”预警网络”,一有风吹草动就迅速转移货物。

行业影响:正规企业苦不堪言

市场乱象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也给正规烟草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某知名烟草品牌华南区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他们每年因假冒产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品牌形象受损更是难以估量。

“我们投入大量资源打假,但效果有限。”该负责人表示,”假烟产业链已经形成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网络,单靠企业力量难以根治。”

更严重的是,低价假烟和走私烟的泛滥,挤压了正规产品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潮南地区正规渠道香烟销量连续三年下滑,而同期市场总体交易额却保持增长,这一反常现象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

消费者警示:贪便宜吃大亏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购买低价烟的消费者。令人担忧的是,大部分人对所购香烟的真伪并不关心,只看重价格便宜。

“反正抽起来差不多,能省一点是一点。”一位购买了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中华烟”的消费者这样告诉记者。当被问及是否担心健康问题时,他表示”没想那么多”。

医学专家警告,劣质烟草中可能含有过量焦油、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长期吸食会增加患肺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一些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假烟,甚至可能造成急性中毒。

“从健康角度考虑,消费者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香烟,并注意查看防伪标识。”某三甲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