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1688烟草批发网提供正规香烟一手货源”的广告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该平台宣称”货真价实”“厂家直供”,但经调查发现,其经营模式涉嫌违反《烟草专卖法》。这起事件再次将网络非法烟草交易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事件背景:线上烟草批发乱象再现
2023年9月,浙江杭州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了一起特大网络销售假烟案,涉案金额高达1.2亿元。犯罪团伙通过搭建”烟草批发商城”网站,以”厂家直销”“免税香烟”为噱头吸引消费者。无独有偶,今年3月,广东警方破获的另一起案件中,不法分子利用1688平台发布烟草批发信息,通过物流寄递方式分销至全国多地。
这些案例暴露出当前网络烟草交易存在的监管漏洞。根据我国《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烟草制品属于国家专卖品,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不得从事烟草制品的生产、批发、零售业务。
平台调查:资质存疑的”一手货源”
记者调查发现,1688平台上的多家店铺打着”烟草批发”“香烟厂家直供”旗号开展经营活动。一家名为”XX烟草贸易”的店铺页面显示,其提供”中华”“玉溪”等品牌香烟,并标注”保真”“可验货”。但当记者询问是否具备烟草专卖许可证时,客服立即终止了对话。
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表示:”正规烟草批发企业都会在显著位置公示许可证编号。网络平台声称的’一手货源’大多没有合法资质,所谓’保真’承诺更不可信。”
行业现状:非法烟草交易的三大陷阱
-
假冒伪劣风险:2022年全国烟草打假数据显示,网购渠道查获的假烟占比达34.7%。不法分子常以低价为诱饵,销售劣质或假冒品牌香烟。
-
法律风险:根据《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维权困难:由于交易行为的违法性,消费者购买后发现问题往往难以通过正常渠道维权。2023年消费者协会受理的烟草投诉中,72%涉及网络非法交易。
监管动态:多部门联合整治进行时
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启动了”净网2024”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非法销售烟草行为。截至5月底,已清理相关违规信息12.6万条,关闭违规账号4800余个。
市场监管总局也发布警示,提醒消费者:
– 认准具备《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实体店铺
– 拒绝任何形式的网络烟草交易
– 发现违法行为可通过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举报
专家解读:网络烟草监管难点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教授李明指出:”平台责任认定是监管难点。根据《电子商务法》,平台方对经营者资质有审核义务,但实际操作中存在验证困难。”他建议建立烟草专卖许可证联网核查机制,同时加大平台未尽责的处罚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不法分子开始转向更隐蔽的社交平台交易。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透露,近期查处的案件中,有团伙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茶叶”“礼品”等暗号,实则进行烟草非法交易。
消费者案例:网购香烟遭遇维权困境
江苏南京的消费者王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今年2月,他在某批发网站购买10条”中华”香烟,到货后发现是假货。”联系平台说这是违禁品交易不予处理,报警又因涉案金额不够立案标准。”最终王先生只能自认损失。
类似案例不在少数。烟草行业专业人士提醒,正规烟草流通需经过:
1. 烟草生产企业→2. 省级烟草公司→3. 地市级烟草公司→4. 持证零售户
任何声称可以”厂家直供”“批发零售”的网络渠道都涉嫌违法。
国际对比:各国网络烟草监管措施
美国:FDA要求所有网络烟草卖家进行资质备案,网购需年龄验证
英国:实行烟草制品追溯编码制度,每包香烟都有唯一可追溯标识
日本:禁止邮寄烟草制品,网络销售必须与实体店铺绑定
相比之下,我国对烟草网络交易的禁令更为严格。但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跨境电商发展,部分境外烟草网站也开始面向国内消费者销售,这给监管带来了新挑战。
技术手段:区块链溯源或成解决方案
部分省份已开始试点”烟草溯源”系统。云南省烟草专卖局推出的区块链平台,实现了从种植到零售的全流程追溯。技术人员介绍,每包正规香烟的二维码都包含:
– 生产批次信息
– 物流流转记录
– 零售终端信息
这种技术未来或可应用于网络烟草交易鉴别。但专家同时强调,技术手段需要配合严格执法才能见效。
最新进展:涉事平台开展自查
记者发稿前获悉,1688平台已启动专项治理,下架了200余个涉嫌违规的烟草相关商品。平台公关部回应称:”将持续完善关键词过滤和人工审核机制,对违规商家零容忍。”
然而在其他电商平台,类似的烟草批发信息仍时有出现。这场打击网络非法烟草交易的战役,显然还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