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海关查获跨境走私烟草案件,一条以”进口一手货源”为幌子的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社交平台和地下交易渠道中,所谓的”免税正品进口烟草”实则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甚至有不良商家用工业香精勾兑劣质烟丝牟取暴利。
一、直播带货惊现”海关扣押货”骗局
2023年12月,广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网络售假案。犯罪团伙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海关罚没古巴雪茄”广告,宣称”每盒原价3800元,现价599元清仓”。经检测,这批号称”COHIBA世纪六号”的雪茄实际使用发霉烟叶制作,外包装防伪标识系高仿印刷。
“他们专门搭建了海关仓库背景的直播间,主播穿着仿制海关制服带货。”办案民警透露,该团伙通过伪造报关单、卫生证书等文件,半年内诈骗金额超2000万元。
二、微信代购暗藏”三无”电子烟
今年3月,深圳市场监管局查处某电子烟加工窝点。违法分子将国内生产的非正规烟弹装入印有”美国进口”字样的包装盒,通过微商渠道以”海外代购”名义销售。检测显示,这些烟弹尼古丁含量超标3倍,且含有未申报的薄荷醇等添加剂。
“消费者反映抽吸后出现头晕、恶心症状。”执法人员指出,该批产品无中文标识、无生产许可证、无成分说明,却打着”IQOS原厂烟弹”的旗号售卖,批发价仅为正品三分之一。
三、跨境电商平台惊现”套牌”乱象
在某跨境电商品台,记者发现多家店铺销售”日本HEETS烟弹”,页面展示的进口货物报关单经核实为PS伪造。实际收到的产品包装印刷模糊,条形码扫描结果显示为河北某地生产。平台投诉记录显示,近三个月已有47起关于”口感刺喉”“漏油严重”的投诉。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商家采用”货不对板”套路:客户下单时发送正品图片,实际发货时调包为仿品。由于跨境维权困难,多数消费者最终选择放弃投诉。
四、批发市场惊现”分装”走私烟
在东南某省烟草批发市场,暗访记者发现多家商铺提供”散装进口烟丝”。商家声称这些是”越南边境过来的原装货”,但现场分装过程卫生条件极差。烟草专家鉴定后表示,这些烟丝混有大量碎纸屑和香精,焦油含量超出国家标准5倍以上。
“他们先用真烟盒装假烟,等老客户信任后再全部换成假货。”一位曾在此进货的便利店老板透露,这类”分装烟”利润可达300%,部分商铺甚至提供”高仿烟盒印刷服务”。
五、海外留学成新型带货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留学生被卷入走私链条。2024年1月,上海海关在入境包裹中查获120条伪装成”书籍”的欧盟版香烟。调查发现,背后是专门招募留学生的”人肉带货”团伙,以”代购赚生活费”为诱饵,每条支付80元”劳务费”。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查获走私卷烟案件1.2万起,同比增长34%,其中跨境电商渠道占比达41%。这些走私烟往往通过”水客”蚂蚁搬家式运输,再经由社交平台分销至全国各地。
六、鉴别真伪需认准正规渠道
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提醒:
1. 所有合法进口烟草必须加贴中文标识和免税专卖标签
2. 可通过”中国烟草市场”官网查询进口商备案信息
3. 正规免税店需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和《免税品经营许可证》
4. 警惕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特殊渠道货”
目前,公安部已部署开展”净烟2024”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售假、跨境走私等违法行为。消费者发现可疑线索可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12313热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