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跨境烟草交易灰色产业链
近日,记者在1688批发平台发现多个标注”外烟一手货源”“免税香烟批发”的店铺,通过隐蔽方式开展跨境烟草交易。这些商家利用平台审核漏洞,将香烟伪装成”电子配件”“食品”等类目上架,形成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一、平台现”香烟变装术”:烟盒标注电子元件
在某家名为”环球贸易商行”的1688店铺,商品页面显示为”进口电子元件”,但记者获取的聊天记录显示,实际交易的是万宝路、七星等进口香烟。商家向记者发来的价目表显示:
品牌 | 规格 | 批发价(条) |
---|---|---|
万宝路冰蓝 | 免税版 | 380元 |
七星蓝莓 | 日版 | 420元 |
爱喜幻变 | 韩国机场版 | 350元 |
“现在查得严,链接都是假的。”该商家承认,所有商品页面均为规避审查的”保护壳”,实际通过微信完成交易。记者发现,这类店铺普遍采用”线上展示+线下交易”模式,在1688仅保留联系方式。
二、走私香烟伪装成”样品”入境
2023年海关总署通报的典型案例显示,深圳海关曾查获一起以”电子样品”名义申报的走私香烟案。涉案团伙将200条香烟分装在标注为”电路板样品”的纸箱内,申报价值仅500美元,实际货值超8万元。
“这种‘化整为零’的走私方式近期高发。”某口岸海关工作人员透露,走私分子通常将整条香烟拆分成单包,混装在合法货物中运输,单批货值控制在刑事立案标准以下。
三、平台监管存盲区:下架后换马甲重生
记者实测发现,尽管1688平台已下架部分违规店铺,但相同商家很快会更换营业执照重新注册。一家被投诉关闭的”亚太免税批发”店铺,三天后以”远东商贸”名义再次上线,商品图片都未更换。
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共处置违规烟草信息1.2万条,但业内人士透露:”封号根本赶不上他们注册新号的速度。”这些店铺往往使用虚假地址,登记电话也多为网络虚拟号码。
四、消费者权益无保障:假烟掺卖成常态
江苏省烟草专卖局2023年抽查数据显示,网购所谓”免税烟”中假烟比例高达67%。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其在1688商家处购买的”日本机场版”香烟,经专业机构检测,焦油含量超标3倍,部分使用工业香精勾兑。
“这类交易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北京市律协消费者权益专业委员会主任指出,跨境烟草买卖本身违法,消费者即便买到假烟也难以维权。部分商家甚至采用”真烟照片假烟发货”的套路,被发现后直接拉黑买家。
五、多部门启动专项整治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1月发布的网络市场监测报告显示,跨境电商平台烟草违规交易量同比上升42%。目前烟草专卖局已联合海关、公安等部门开展”净网2024”行动,重点打击以下行为:
- 利用平台漏洞发布烟草广告
- 通过暗语进行线上交易
- 跨境邮寄散支香烟
- 使用虚拟货币结算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商家开始转向更隐蔽的社交平台。在某短视频平台,记者发现多个以”烟标收藏”为幌子的账号,实际通过直播间”挂小黄车”的方式导流至私域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