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报!双喜香烟批发”货真价实”

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卷烟批发市场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白云区某大型烟草批发市场开展突击检查。执法人员在市场角落发现三家商铺公然打出”双喜香烟批发 货真价实”的广告招牌,现场查获涉嫌假冒双喜牌卷烟87条,案值逾5万元。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商铺均无法出示有效的烟草专卖许可证。

“这些商铺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进行批发,外包装仿真度极高,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参与执法的烟草稽查队员李明向记者展示查获的假烟时指出,造假者通过在包装上模仿”双喜”经典红双喜图案,并标注”特供”“免税”等字样提升迷惑性。

假烟产业链调查:从生产到销售的灰色路径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该批假冒双喜香烟源自毗邻省份的一个地下加工窝点。2023年8月,湖南郴州警方曾破获类似案件,捣毁一个集生产、仓储、运输、销售于一体的犯罪网络,查获假冒双喜、中华等品牌卷烟2000余条,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

犯罪团伙交代,他们通过以下方式构建销售网络:
1. 在社交平台发布”厂家直销”“免税烟批发”广告
2. 利用物流公司进行跨省运输
3. 通过二级批发商向零售终端铺货

4. 提供”假一赔十”等承诺获取信任

真假鉴别:专业人士教你三招辨真伪

广州市烟草质检站工程师王芳向记者演示了专业鉴别方法:
1. 包装工艺:真烟采用凹版印刷,触摸有立体感;假烟多为平版印刷,图案平滑
2. 防伪标识:真烟拉线头呈半圆形且切口平整,假烟拉线头多为直角

3. 烟丝质量:真烟烟丝油润金黄,假烟烟丝干燥发黑

“近期查获的假烟开始使用回收的真烟盒重新包装,鉴别难度加大。”王工程师特别提醒,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索要发票以备查验。

行业数据:假烟市场规模触目惊心

中国烟草学会2022年度报告显示:

– 全国查处假烟案件4.3万起
– 查获假烟217万条
– 市场流通假烟预估占总量3.5%
– 双喜、中华、玉溪为被仿冒前三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假烟销售呈现线上转移趋势。2023年上半年,全国关闭售卖假烟的电商店铺1200余家,删除违规商品链接3.2万条。

法律警示:涉烟犯罪量刑标准明确

根据《刑法》第140条规定:
– 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处2-7年有期徒刑
– 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年6月,浙江台州中院对一起涉案金额超亿元的假烟案作出终审判决,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00万元。该案中,犯罪团伙通过改装货车运输假烟,建立覆盖6省的销售网络。

消费者维权:遭遇假烟如何应对

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公布维权指引:
1. 保留购买凭证、商品外包装等证据
2. 立即向当地烟草专卖局举报(举报电话:12313)
3. 涉嫌金额较大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4. 通过司法途径主张惩罚性赔偿

2023年3月,深圳消费者张先生因购买到20条假冒双喜香烟,最终通过诉讼获得三倍赔偿,涉事商铺被吊销营业执照。

企业应对:品牌保护措施升级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法务部负责人透露,公司近年采取多项防伪技术升级:
– 推出新版三维全息防伪标识
– 建立产品溯源管理系统
– 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AI鉴假程序
– 每季度更新包装细微特征

“我们配合执法部门去年在全国查处侵权案件380余起,”该负责人表示,”但打假工作仍任重道远。”

专家观点:根治假烟需多方合力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卫国指出:
– 电商平台应加强商户资质审核
– 物流企业需完善货物查验机制
– 社区应普及烟草鉴别知识
– 要建立跨区域执法协作平台

“2024年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将加大对网络售假的处罚力度,”周教授透露,”最高可处违法经营总额五倍罚款。”

记者手记:暗访假烟批发窝点

为深入了解假烟流通现状,记者以批发商身份暗访了某地下交易市场。自称”老王”的供货商展示多个品牌的”高仿烟”,报价仅为市场价的40%。当问及货源时,对方警惕地表示:”都是代工厂流出的,具体不能多说。”

值得注意的是,该市场存在明显的”看人下单”现象:生客只能购买少量样品,老客户才可大批量订货。交易全程使用现金,不留下任何书面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