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追踪!低价烟草供应商1688批发网”鱼目混珠”

平台现非法交易链条 走私烟假烟借电商渠道流通

近日,记者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在阿里巴巴旗下1688批发平台存在大量低价烟草供应商,部分商家涉嫌销售走私卷烟和假冒注册商标卷烟。经过为期两个月的暗访调查,记者发现该平台确实存在烟草非法交易乱象,甚至有商家通过”暗语”交易逃避监管。

一包中华烟仅售35元?低价背后的猫腻

在1688平台搜索”烟草”“香烟”等关键词,系统会自动提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无法显示相关结果”。但记者更换”香yan”“yancao”等拼音或谐音词后,立即出现上百家相关供应商,其中标注”外贸烟”“免税烟”的店铺多达47家。

“厂家直销外贸出口香烟,支持一件代发。”名为”鑫隆烟草贸易”的店铺客服向记者推荐一款标价35元的硬中华香烟,该价格仅为正规渠道售价的50%。当记者询问货源时,客服先称是”出口转内销”,后又改口为”海关扣押品”。

更可疑的是,部分商家在商品详情页使用”口粮”“特种纸制品”等隐晦表述。一家名为”鸿福礼业”的店铺将香烟图片P成”文具礼盒”,实际交谈中却承认销售的是某知名品牌香烟。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明显是为规避平台审核。

二、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走私假烟牵出亿元大案

这种乱象并非孤例。2021年浙江台州破获的”7·23”特大假烟案中,主犯张某正是通过1688平台发展下线。其利用”茶叶批发”为掩护,实际销售假冒中华、利群等品牌香烟,涉案金额达1.2亿元。

“犯罪分子将假烟伪装成其他商品发货。”办案民警透露,该团伙在1688店铺展示茶叶图片,客户下单后通过微信发送真实香烟清单,采用”货不对板”的方式完成交易。这种模式现在仍在被部分商家效仿。

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年3月广州海关查获的走私案显示,有犯罪团伙将1688作为分销渠道之一。他们从越南走私香烟入境后,通过平台批发给各地零售商,仅单批查获的走私烟就达1200余箱。

三、监管存在明显漏洞 平台审核形同虚设

记者测试发现,虽然1688平台声称禁止烟草交易,但实际操作中:

  1. 注册烟草类店铺仅需普通营业执照,无需《烟草专卖许可证》
  2. 商品上架时选择”办公用品”等类目即可通过审核
  3. 平台主要依赖关键词屏蔽,对图片和实际交易缺乏有效监控

“我们每天人工抽查上千家店铺。”1688客服人员在电话中这样表示。但记者注意到,此前曝光的”永顺烟草批发”店铺,在被媒体曝光前已运营超过一年,累计成交订单达2300余笔。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电子商务法》,平台对经营者资质有审核义务。而《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这些商家行为已涉嫌违法。

四、暗访实录:走私烟假烟交易全流程曝光

为核实情况,记者以批发商身份联系了多家店铺:

第一幕:询价
“免税硬中华210元/条,量大可优惠。”“缅北烟厂直供,口感接近真品。”多家店铺直言不讳地报价,明显低于市场价300-500元的正常批发价。

第二幕:验货
某供应商发来的视频显示,成箱香烟外包装印有”专供出口”字样,但无法提供海关证明。另一家则承认:”这是云霄产的,要真烟得加钱。”

第三幕:交易
所有商家均要求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转账,拒绝使用1688官方担保交易。发货时普遍采用”五金配件”“食品”等虚假品名报关。

第四幕:售后
当记者提出收到假烟要退货时,商家立即将记者拉黑。平台客服则以”交易发生在第三方渠道”为由拒绝受理投诉。

五、行业影响:正规商户遭遇不正当竞争

“这些假烟走私烟冲击太大了。”拥有烟草专卖证的便利店老板李先生向记者倒苦水。他出示的进货单显示,正规渠道的软中华批发价就要580元/条,而1688上的同款最低只卖280元。

中国烟草学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查处假烟案件涉案金额超80亿元,其中电商渠道占比从2018年的12%升至31%。更严重的是,这些非法烟草往往使用劣质原料,焦油量等指标严重超标。

“我们多次要求平台下架违规店铺。”某省级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透露,但受限于跨地区执法难度,往往刚取缔一批,又会有新店铺出现。这种”打地鼠”式的监管收效甚微。

六、法律警示:买卖双方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张律师指出:
– 卖家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买家若明知是假烟仍购买,同样属于违法行为
– 平台若未尽审核义务,将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2023年新修订的《电子烟管理办法》已明确将电子烟纳入监管。但传统卷烟的网络销售乱象依然突出,需要监管部门、平台和消费者共同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