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通过长达三个月的暗访调查,发现广州地区存在一个以”一手货源”“保真供应”为噱头的外烟爆珠代理网络。这些代理商通过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发展下线,声称能提供”免税正品”的万宝路、HEETS等品牌爆珠烟弹。然而调查发现,其所谓”货真价实”的宣传背后,存在严重的走私嫌疑和产品质量隐患。
隐蔽的线上交易网络
记者以批发商身份接触到一个自称”广州总代”的微信号”爆珠优选(VX:bz****88)”。该账号朋友圈每日更新十余条外烟展示视频,配有”海关扣押货”“免税仓直发”等字样。通过加密通讯软件,对方发来一份包含27个品种的价目表,其中万宝路黑冰爆珠报价仅为市场价的六折。
“我们月走量500件以上,支持全国代发。”该代理向记者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其客户遍布20余个省份,主要通过”一件代发”模式规避监管。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交易均采用”闪送+现金”或加密货币支付,全程不留物流痕迹。
真假混卖的行业黑幕
2023年8月,广州海关破获的”7·15”特大走私电子烟弹案中,涉案团伙采用相同运作模式。海关通报显示,该案查获的12万枚所谓”原厂爆珠”中,超过30%为高仿品,部分产品尼古丁含量超标4倍。白云区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向记者透露:”这些走私烟弹往往使用工业丙二醇代替植物甘油,长期吸食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记者获得的检测报告显示,某代理商提供的”俄罗斯版万宝路”爆珠,其过滤嘴荧光增白剂含量超标17倍。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产品通过儿童喜爱的水果口味包装进行伪装,如”西瓜泡泡糖”“蜜桃冰淇淋”等款式在青少年群体中悄然流行。
跨境走私的利益链条
调查发现,这些代理的上游货源多来自中越边境的”蚂蚁搬家”式走私。2024年初,广西防城港警方打掉的一个犯罪团伙交代,其利用边民互市政策,将烟弹伪装成食品日化用品运输。每件货物支付50元”带工费”,入境后经广州中转至全国各地。
一位曾从事该行业的知情人士透露:”真正的一手货源不会公开招代理。现在朋友圈里90%的’总代’都是三四级分销,很多人自己都没见过实物。”据其介绍,这个灰色产业已形成严密的分工:有人专门负责跨境运输,有人制作假防伪码,还有团队承包微信封号后的”客户转移”服务。
监管盲区下的消费陷阱
尽管我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进口烟草专卖品,但网络销售依然猖獗。广州市市场监管局2023年查处的外烟案件中,有41%涉及爆珠类产品。执法人员表示:”犯罪分子不断更换包装、改良口味,甚至模仿正规产品的二维码溯源系统,给监管带来很大难度。”
记者注意到,部分代理商开始使用”茶烟”“雾化棒”等新名词规避审查。在某短视频平台,打着”文化交流”旗号的测评视频中,主播用”蓝莓味小钢珠”“薄荷味能量棒”等暗号进行推广,相关视频点赞量最高超过5万。
健康风险与法律后果
呼吸科专家警告,走私爆珠烟弹可能含有未经检测的添加剂。广东省人民医院接诊的多个病例显示,长期吸食此类产品会出现持续性干咳、胸闷等症状。更严重的是,这些非法产品不受控的尼古丁含量极易导致青少年成瘾。
法律界人士强调,根据《刑法》第225条规定,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数额超过5万元即构成犯罪。2022年深圳判决的一起案件中,三名微商因销售IQOS烟弹分别获刑3至5年。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卖家要承担法律责任,购买者也可能面临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