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专递!香烟批发零售销售”如火如荼”

近期,国内香烟批发零售市场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烟草制品批发销售额同比增长12.7%,部分地区的零售终端单月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这一现象引发了业界对市场发展趋势和公共健康影响的广泛讨论。

区域市场表现亮眼 中高端产品需求激增

在华东地区,某知名烟草品牌省级代理商透露,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单日批发出货量突破50万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特别是200-400元价位段的中高端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该代理商表示。

西南某省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3年1-9月全省发放烟草零售许可证数量同比增加8.3%,其中便利店、社区超市等新型零售渠道占比显著提升。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指出:”这反映出烟草产品正在加速渗透日常生活消费场景。”

典型事件折射行业动态

事件一:电子烟新规实施后的市场调整
今年6月,《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后,部分传统卷烟批发商抓住市场空窗期,加大了对合规烟草制品的推广力度。广东某大型批发市场商户反映,7-9月传统卷烟订单量环比增长35%,”很多原来做电子烟的经销商都转回来做传统烟草了”。

事件二:跨境烟草走私案频发

海关总署近期通报的案例显示,今年已破获多起利用跨境电商渠道走私香烟案件,涉案金额超2亿元。这些案件暴露出旺盛市场需求下的监管挑战。某边境城市烟草专卖执法人员表示:”走私烟价格通常比正规渠道低30%-50%,对正规市场形成不小冲击。”

事件三:农村市场消费升级
在乡村振兴政策推动下,农村烟草消费出现明显升级趋势。河南某县烟草公司报告称,今年农村网点10元以上价位卷烟销量占比首次突破40%,”很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会选择带些中高档香烟作为礼品”。

行业矛盾日益凸显

尽管市场表现活跃,但烟草行业面临的矛盾也愈发明显。一方面,部分地区反映烟草税收对地方财政贡献显著,某三线城市财政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烟草相关税收占本级税收收入的18%;另一方面,控烟组织持续呼吁加强监管,中国控烟协会最新报告指出,青少年吸烟率出现反弹迹象,与烟草产品可获得性增强存在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销售模式正在改变传统烟草流通格局。多位批发商证实,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渠道虽然不能直接销售烟草,但通过”到店自提”“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等方式,客观上促进了烟草产品的销售转化。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含有”烟酒”“香烟”等关键词的店铺访问量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10%。

健康警示与市场繁荣并存

在市场数据亮眼的背后,医疗卫生界人士表达了担忧。北京某三甲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指出:”近期门诊中,因吸烟导致呼吸道疾病就诊的中青年患者比例有所上升。”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最新评估报告则强调,中国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导致的直接医疗费用已超过1000亿元。

与此同时,烟草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多家知名烟厂近期推出了低焦油、低危害的新型烟草产品,并在包装上显著扩大了健康警示标识面积。云南某烟草企业技术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研发更多减害产品,但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监管政策持续完善

面对市场新形势,监管部门持续完善管理措施。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零售终端管理,特别强调对学校周边烟草销售网点的清理整顿。部分地区已开始试点”烟草销售电子围栏”系统,自动识别未成年人购烟行为。

在批发环节,全国统一的烟草物流追溯平台预计将于年底前完成升级,实现从生产到零售的全链条监管。某省烟草专卖局内部人士透露:”新系统将运用大数据分析,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实时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