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报!外烟汕尾”鱼目混珠”

近日,广东汕尾海关联合当地公安部门破获一起特大走私外烟案件,查获假冒”万宝路”“七星”等国际品牌香烟12000余条,涉案金额初步估算达1300万元。令人震惊的是,这批走私烟中近三成系用国产低档香烟”改头换面”而成,外包装仿真度极高,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

案件回溯:渔船暗舱藏玄机

2023年11月7日凌晨,汕尾海警在红海湾海域例行巡查时,发现一艘编号”粤汕渔运188”的渔船行迹可疑。雷达显示该船吃水线异常,但甲板上仅堆放少量渔获。经登船检查,执法人员在该船特制暗舱中发现大量印有外文标识的纸箱,开箱后查获未申报的进口品牌香烟。

“这些香烟外包装与正品几乎一模一样,”参与现场执法的海关缉私科王队长表示,”但拆开部分条盒后发现,内装香烟的滤嘴长度、烟丝颜色与正品存在明显差异。”后经专业机构检测,确认其中3400余条系国内小作坊生产的劣质香烟,使用化工香精模仿外烟口感,焦油含量超标2.8倍。

暗访调查:暴利催生造假产业链

记者暗访发现,汕尾碣石镇部分地下加工点长期从事外烟造假。一套完整的”鱼目混珠”产业链已然形成:
1. 包装组:收购正品空烟盒或高仿印刷
2. 填充组:将8-10元/包的国产烟重新包装
3. 做旧组:采用特殊工艺制造”海关税标”

4. 分销组:通过社交平台以”免税正品”名义销售

“每条成本不超过80元,转手就能卖300-450元,”一位曾参与制假的匿名人士透露,”最紧俏的时候,越南版’黑冰万宝路’的仿冒包装能炒到15元/套。”

危害警示:健康与税收双重损失

健康风险

涉案假烟检测出铅、汞等重金属超标,其中某批次锰含量超国家标准11倍。广东省烟草质量监督检验站工程师李明指出:”这类香烟燃烧时会产生更多有害物质,长期吸食可能引发呼吸系统恶性病变。”

财政损失
按我国现行税率计算,本案涉及的走私香烟造成国家税收流失约580万元。2022年全省查获的类似案件中,假冒外烟占比已从2018年的12%攀升至34%。

执法升级:多部门联动布控

目前,汕尾市已成立专项工作组,采取三项打击措施:
海上堵截:在重点海域部署红外线夜视监控系统
陆路稽查:对快递网点实施”开箱验视”常态化
网络监测:排查”代购”“免税烟”等关键词交易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粤东地区共查获烟草走私案件47起,同比增长22%,其中涉假案件占比达41%,较去年同期上升9个百分点。

消费提醒:四招识别真假外烟

  1. 看税标:真品有完整海关验讫标签
  2. 摸包装:正品薄膜平整无气泡
  3. 闻味道:假烟常有刺鼻化学剂气味
  4. 查烟支:真品烟丝呈金黄,切口整齐

“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进口卷烟,”汕尾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提醒,”如发现可疑产品,可拨打12313举报。”


(注:文中涉案人员姓名、部分数据已做脱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