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报!香烟批发基地”鱼目混珠”

近日,全国多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机关开展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以”香烟批发基地”为幌子的非法制售假烟窝点。这些窝点通过伪造品牌包装、以次充好等手段牟取暴利,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危害消费者健康。

一、”正规厂房”暗藏玄机 警方突袭假烟生产线

2023年5月,广东省东莞市警方根据群众举报,在常平镇一处工业园区内查获一个大型假烟生产窝点。该窝点伪装成正规食品加工厂,拥有完整的生产线和包装车间。

据办案民警介绍,该窝点日均生产假烟达2000余条,涉及”中华”“玉溪”“芙蓉王”等多个知名品牌。查获的假烟外包装仿真度极高,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他们采用劣质烟叶,添加大量香精和助燃剂,长期吸食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东莞市烟草专卖局质检人员表示。

二、跨省贩运网络被端 涉案金额超亿元

2023年3月,浙江、福建两省警方联合破获一起特大假烟贩运案件。犯罪团伙在福建漳州设立假烟生产窝点,通过物流公司将假烟运往浙江温州、台州等地销售。

警方调查发现,该团伙采用”化整为零”的运输方式,将假烟混装在正规货物中逃避检查。仅2022年,该团伙就贩运假烟超过50万条,涉案金额达1.2亿元。

“他们建立了完整的销售网络,通过社交软件接单,利用快递发货,作案手段十分隐蔽。”温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人透露。

三、农村集市成重灾区 低价假烟危害大

在河南周口、安徽阜阳等地的农村集市上,执法人员发现大量流动摊贩销售低价品牌香烟。这些香烟包装粗糙,但价格仅为正品的三分之一,吸引了不少农村消费者。

周口市烟草专卖局检测显示,这些假烟的焦油含量普遍超标,部分样品还检出违禁添加剂。当地多名消费者反映,吸食后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农村地区消费者辨别能力较弱,加上价格诱惑,很容易上当受骗。”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处负责人表示。

四、网络平台成新渠道 假烟销售”电商化”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假烟销售也呈现出”线上化”趋势。2023年4月,江苏省南京市警方破获一起利用直播平台销售假烟的案件。

犯罪团伙通过直播展示正品香烟,实际发货时调包为假烟。他们还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免税烟”“海关罚没烟”等虚假广告,诱导消费者下单。

“网络销售具有跨地域、隐蔽性强等特点,给监管带来很大挑战。”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五、制假技术升级 鉴别难度加大

近年来,假烟制售团伙不断更新设备和技术。在湖南长沙查获的一个窝点中,警方发现了先进的激光打码机和烫金设备,能够仿制品牌香烟的防伪标识。

“现在有些假烟的包装几乎可以乱真,连一些烟草行业的老师傅都要仔细辨别。”长沙市烟草专卖局质检中心主任坦言。

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香烟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包装完整性、印刷质量和防伪标识。如发现可疑情况,可拨打12313烟草专卖举报电话。

目前,全国多地正在开展打击制售假烟专项行动。国家烟草专卖局表示,将持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完善跨部门协作机制,坚决遏制假烟泛滥势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