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知名B2B电商平台1688上的烟草批发业务引发广泛关注。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该平台上存在大量宣称”一手货源”“厂家直供”的烟草制品批发商,其价格远低于市场零售价,部分商品甚至低至正规渠道的六折。这一现象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烟草市场秩序,更可能涉及非法经营和走私等违法行为。
平台现”白菜价”烟草 商家宣称”绝对保真”
记者在1688平台以”烟草批发”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数百家店铺提供各类卷烟产品的批发服务。其中一家名为”XX烟酒批发”的店铺页面显示,软中华卷烟单条批发价仅为450元,而该产品在正规烟草专卖店的零售指导价为650元。店铺客服明确表示:”我们是一手货源,直接从厂家拿货,保证正品,支持验货。”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商家公然销售明显超出正常流通量的产品。一家标注”云南烟厂直供”的店铺,单款产品月销量显示超过2000件(每件50条),按此计算月销售额可达数千万元。根据我国《烟草专卖法》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禁止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
多地查获利用电商平台非法售烟案件
今年3月,浙江省温州市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网络销售假烟案。犯罪嫌疑人通过1688、微信等平台招揽客户,再通过物流发货,涉案金额高达1.2亿元。执法人员查获假冒”中华”“利群”等品牌卷烟3万余条,经检测均为劣质假冒产品。
无独有偶,2022年9月,广东省广州市警方也侦破一起类似案件。犯罪团伙在1688平台注册多家店铺,以”免税烟”“出口回流烟”为名进行销售,实际货源来自境外走私和地下作坊。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查获各类假冒卷烟2.8万条。
平台审核存漏洞 灰色交易屡禁不止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1688平台明确禁止烟草制品交易,但在实际操作中,商家通过使用”香草”“特种纸制品”等隐晦名称规避审核。部分商家甚至将产品图片中的烟草品牌标识进行模糊处理,待客户私聊后再提供真实产品信息。
一位不愿具名的前平台审核人员透露:”每天要审核数十万商品,很难做到百分之百准确。而且这些商家都很狡猾,被下架后换个马甲又重新开店。”该人士表示,烟草类商品通常不会出现在公开搜索中,而是通过老客户引荐或特定关键词才能找到。
法律专家:网络售烟涉嫌多重违法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教授李XX指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网络销售烟草制品至少涉及三方面违法:
1. 违反《烟草专卖法》关于烟草专卖许可的规定
2. 可能触犯《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
3. 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关于禁止销售违禁物品的规定
“这些所谓的’一手货源’,要么是假冒伪劣产品,要么就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真烟,都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李教授强调,”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不仅权益无法保障,还可能因购买走私烟而面临行政处罚。”
消费者陷维权困境 假烟危害不容小觑
北京消费者王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遭遇:去年12月,他在1688某店铺以420元/条的价格购买了10条”软中华”,收到货后发现口感异常。经专业机构检测,这些卷烟不仅非正规厂家生产,焦油含量等指标还严重超标。”找平台投诉,商家已经关店跑路,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医学专家警告,假冒卷烟往往使用劣质烟叶和过量添加剂,对人体危害远大于正规卷烟。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吸食假烟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是正规烟民的1.8倍。
监管部门加大打击力度 平台责任引热议
面对日益猖獗的网络非法售烟行为,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互联网涉烟案件1.2万起,同比增长43%。其中,利用B2B平台进行批发的案件占比达到35%。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XX认为:”电商平台不能以’技术中立’为由推卸责任。对于屡禁不止的违法店铺,平台应当建立更严格的事前审核和事后追责机制。”他建议,对于明知或应知存在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服务的平台,应承担连带责任。
行业呼吁建立溯源体系 规范电商经营
中国烟草学会副秘书长张XX表示,正规烟草制品有完整的溯源体系,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都可追踪。”消费者在任何非专卖渠道购买的所谓’便宜烟’,其来源都很可疑。”他建议消费者通过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举报违法行为。
多位业内人士呼吁,电商平台应加强与烟草部门的协作,建立商品关键词过滤、图片识别等技术手段,同时完善商家实名认证和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遏制非法烟草交易。
记者手记:暴利驱使下的铤而走险
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记者发现这些非法烟草批发商的利润率普遍在30%以上,远高于正规渠道。一个中等规模的网店,月利润可达数十万元。如此暴利让不少人铤而走险,即便面临刑事处罚也在所不惜。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店铺往往打着”特产”“礼品”的幌子,交易过程高度隐蔽。买卖双方多通过平台获取联系方式后,转向微信等更私密的社交工具完成交易,给监管带来极大挑战。
国际经验:严刑峻法+技术防控
纵观全球,各国对互联网烟草交易都采取严格管控措施。美国《预防所有香烟贩运法案》(PACT Act)明确规定,通过网络销售香烟必须进行年龄验证,并缴纳高额保证金。英国则要求所有烟草网络零售商必须在政府注册,每笔交易都需记录购买者信息。
日本的做法尤为值得借鉴,该国开发了专门的烟草识别APP,消费者扫描产品二维码即可验证真伪。同时法律规定,网络售烟者必须通过面对面方式确认购买者年龄,否则将面临最高5年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