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报!2025云霄烟“烟消云散”

导语:随着国家控烟政策的持续加码和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云霄烟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2025年,这个曾经辉煌的传统产业或将迎来”烟消云散”的历史性时刻。

政策高压下的产业阵痛

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控烟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全国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目标。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控烟令,对传统烟草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以福建省云霄县为例,这个有着400多年烟草种植历史的”中国烟叶之乡”,正经历着产业转型的阵痛。据云霄县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当地烟草种植面积同比减少43%,烟农数量下降38%,多家中小型烟厂已陆续关停。

“我祖上五代都是种烟的,没想到到我这一代就要改行了。”55岁的烟农老林望着自家荒废的烟田,神情复杂。像老林这样的烟农,在云霄县不在少数。

典型案例:云霄烟草集团的转型之路

作为当地龙头企业,云霄烟草集团的转型更具代表性。2024年3月,该集团宣布投资5亿元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从烟草到中药材的产业转型。

“这个决定很艰难,但势在必行。”集团董事长陈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做过测算,如果继续维持现有烟草业务,到2025年集团可能会面临50%以上的营收下滑。”

转型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6月,云霄烟草集团首批转型种植的中药材因技术不成熟导致品质不达标,损失近千万元。这一事件在当地引发广泛讨论,也凸显了传统产业转型的艰难。

健康理念普及加速行业变革

与此同时,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也在加速烟草行业的变革。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4年发布的《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已从2018年的26.6%下降至2023年的22.1%,预计到2025年将降至20%以下。

“现在年轻人抽烟的越来越少,我们的客户群体正在快速萎缩。”云霄县一家老字号烟铺的老板坦言,他的店铺营业额已经连续三年下滑,计划在年底转行做茶叶生意。

这种变化在数据上得到印证。2024年”双十一”期间,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10%,而传统卷烟销量则同比下降35%。

地方政府积极引导产业转型

面对产业变革,云霄县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2024年初,当地出台了《云霄县烟草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通过财政补贴、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烟农和烟草企业转型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

“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将烟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占比从现在的18%降到5%以下。”云霄县县长在2024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

这一转型已初见成效。截至2024年9月,云霄县已发展特色茶园2.3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1.8万亩,带动近万名原烟草从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随着产业的转型,与烟草相关的传统文化也面临传承危机。云霄烟制作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人数量从2018年的32人减少到2024年的不足10人。

“这门手艺在我家传了六代,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了。”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师傅无奈地说。为了保存这一文化遗产,当地文化馆已开始系统性地录制烟草制作工艺视频,并计划建立数字博物馆。

2024年8月,一场名为”烟云往事”的烟草文化展在云霄县博物馆举行,吸引了大量参观者。这或许预示着,未来人们只能在博物馆中追忆这个曾经辉煌的产业。

专家观点:转型是必然选择

“传统烟草产业的萎缩是大势所趋。”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教授分析指出,”从国际经验看,随着经济发展和健康意识提升,烟草消费下降是普遍规律。云霄烟的’烟消云散’,实际上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

王教授建议,地方政府应抓住这个机会,引导产业向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方向转型。”危机中也蕴藏着机遇,关键在于如何把握。”

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5年,云霄县烟草产业规模将缩减至顶峰时期的三分之一以下,大量烟田将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一个时代的终结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