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追踪!2025爆珠烟一手货源网站”鱼目混珠”

随着电子烟市场的快速扩张,一种名为”爆珠烟”的新型产品在2025年悄然走红。然而,记者历时三个月的暗访调查发现,大量标榜”一手货源”的爆珠烟交易网站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部分商家甚至以工业香精冒充天然成分,上演”鱼目混珠”的戏码。

爆珠烟市场井喷式增长

据中国电子商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爆珠烟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同比增长380%。这种通过在烟弹内植入风味爆珠的产品,凭借”芒果冰沙”“白桃乌龙”等新奇口味迅速占领年轻消费市场。

“每天能接到200多单,最火的口味经常断货。”某电商平台销量TOP3的店主向记者透露。然而火爆的市场背后,却隐藏着触目惊心的行业乱象。

暗访实录:工业香精勾兑的”天然萃取”

记者以批发商身份联系到广东某”一手货源”供应商。在其展示的”欧盟认证”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将橙黄色粘稠液体注入爆珠胶囊。”这是用食用香精调的芒果味,成本不到天然提取物的二十分之一。”技术负责人直言不讳。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商家为增强”击喉感”,违规添加丙二醇含量超标的混合液。某检测机构报告显示,随机抽检的30款爆珠烟中,有17款尼古丁实际含量超出标注值30%以上。

典型案例:网红品牌”雾语”暴雷事件

2025年4月,拥有200万粉丝的抖音带货博主”老烟枪”直播时突发咳血,其日常推广的”雾语”爆珠烟随即送检。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产品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该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B类致癌物。

“我们也是受害者。”“雾语”品牌总监在发布会上辩称,问题出在代工厂私自更换配方。但记者调查发现,该品牌官网宣传的”瑞士进口香料”实为深圳某化工企业产品,每公斤采购价仅85元。

隐蔽交易:暗网与社交平台的灰色链条

随着监管加强,爆珠烟交易转向更隐蔽的渠道:
– Telegram群组采用”水果代号”交易
– 二手平台以”电子配件”名义销售
– 短视频平台通过”好物分享”引流

在某加密通讯群组,记者获取到一份标价6800元的”爆珠烟技术手册”,内含香精配比表和规避检测的方法。群主声称:”按这个配方做,保证和正品口感一模一样。”

监管重拳:多地开展专项整治

国家烟草专卖局2025年已开展”清雾行动”,重点打击:
1. 非法添加行为
2. 虚假宣传乱象
3. 未成年人销售

截至5月底,全国已查处相关案件147起,涉案金额超2.3亿元。广东某地下工厂查获的账本显示,其日均发货量达5000余单,客户遍布全国23个省份。

消费者如何辨别真伪

专业打假人士建议通过”三看”识别:
– 看认证:正规产品具有国标编码
– 看渠道:官方授权店铺可查备案
– 看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需警惕

记者实测发现,某款官网售价99元的爆珠烟,在”一手货源”网站仅标价35元,拆解后发现其爆珠填充物存在明显杂质。

行业专家发声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胡大一教授指出:”目前爆珠烟尚未纳入烟草制品监管范畴,存在法律空白。”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应尽快建立专门的质量标准体系,将新型烟草制品纳入电子烟监管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跨境电商平台仍在销售已被国内禁售的爆珠烟型号。记者在亚马逊美国站发现,某款国内明令禁止的”咖啡因混合型”产品月销量超过2000件,评论区多名中国买家询问”如何避税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