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专供超市出口正品香烟外烟批发”货真价实”

近日,记者接到消费者举报称,在本市多家大型超市出口处出现打着”专供出口”“正品保障”旗号的外烟批发摊位。这些摊位不仅公开售卖万宝路、爱喜等热门外烟品牌,更以”免税价格”“海关扣押货”等话术吸引顾客。记者历时两周暗访调查,揭开这条游走于灰色地带的烟草销售产业链。

一、超市出口成”免税店” 摊主自称”海关有人”

5月15日下午,记者在沃尔玛超市出口处发现三个并排摆放的玻璃柜台,里面陈列着数十种外烟品牌。摊主热情介绍:”这些都是海关扣押的正品烟,比烟草专卖店便宜40%。”当记者质疑真伪时,对方立即出示所谓的”海关检验单”,并指着烟盒上的”专供出口”中文字样强调:”你看这个防伪标,假烟做不出来的。”

类似场景在家乐福、永辉等超市出口处同样存在。记者观察到,这些摊位多选择在超市监控盲区摆放,销售高峰集中在晚间7-9点。一条软中华标价450元,而正规渠道售价为700元;万宝路冰蓝系列售价120元/条,仅为免税店价格的60%。

二、暗访批发仓库 揭开”货真价实”猫腻

通过连续跟踪,记者发现这些摊位的供货源位于城郊结合部的某物流园。5月18日,记者以烟酒店老板身份进入仓库,看到工人正在往印有”电子产品”字样的纸箱里填充香烟。仓库负责人王某透露:”这些烟有些是走私进来的,有些是国内代工的,防伪标都能做得以假乱真。”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摊位销售的所谓”海关扣押烟”竟来自非法回收。在宝山区某小区,记者拍到有专人以原价30%回收中华、玉溪等高档香烟,经重新包装后流入市场。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3年查获的假冒卷烟中,67%带有伪造的”专供出口”标识。

三、走私链条浮出水面 跨境物流成帮凶

调查中发现,这些外烟主要通过三种渠道入境:
1. 中缅边境”蚂蚁搬家”式走私
2. 伪装成跨境电商包裹邮寄
3. 利用”水客”携带闯关

某国际物流公司前员工透露:”现在都走’化整为零’路线,把200条烟分成100个包裹,每个包裹放2条,申报为’日用品’。”今年3月,深圳海关就曾查获一起利用婴幼儿奶粉罐藏匿香烟的走私案,案值超200万元。

四、危害触目惊心 劣质烟叶添加工业香精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对查获的”专供出口”香烟检测显示:
– 焦油含量超标2-3倍
– 含有禁止添加的玫瑰香精

– 霉菌总数超国家标准11倍

呼吸科专家指出,这类非法烟草产品由于缺乏质量监管,通常使用劣质烟叶并违规添加香料,长期吸食会大幅增加肺癌、喉癌患病风险。更严重的是,部分产品检测出含有过量重金属,对青少年危害尤为严重。

五、监管存在盲区 多部门开展联合整治

目前,这些流动摊位利用监管漏洞:
– 超市方称”租赁合同已到期”推诿责任
–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需烟草专卖局认定”
– 城管执法限于”占道经营”处罚

针对这一现象,上海市已启动”清源2024”专项整治行动。5月20日,公安、市场监管、烟草专卖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在某批发市场查获假冒卷烟1.2万条,刑拘6名犯罪嫌疑人。法律专家指出,根据《刑法》第140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六、消费者维权困境 识别真伪有技巧

记者走访发现,约75%的购买者明知可能是假烟仍选择购买,主要原因包括:
– 价格仅为正规渠道的50-70%
– 外包装与真品高度相似
– 轻信”特殊渠道”说法

烟草专卖人员教消费者三招辨伪:
1. 真烟包装上的”中国关税未付”字样为激光雕刻
2. 真烟烟丝呈金黄色且粗细均匀
3. 拨打12313烟草专卖举报电话可即时验证

随着调查深入,记者发现这条灰色产业链已形成”走私-批发-零售”的完整网络。在某社交平台上,”外烟批发”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800万,部分微商甚至提供”一件代发”服务。业内人士透露,这些非法烟草销售每年给国家造成税收损失超过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