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消费者向本报反映,在阿里巴巴1688批发平台购买的”免税香烟二维码”存在大量造假现象。这些标榜”海关监管”“原厂直供”的免税烟二维码,扫描后竟跳转至山寨验证页面,部分高仿页面甚至能通过初级防伪检测。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新型造假手段已形成完整产业链,相关商品在1688平台月销量最高达2000余单。
一、消费者亲历:万元购烟扫出”套牌”验证页
“扫描二维码显示是中华香烟,拆开包装却发现明显是假烟。”从事跨境电商的刘先生向记者展示其购买的10条”免税中华”,这些通过1688平台以9800元购得的香烟,外包装二维码扫描后跳转至”zhonghuatech.com”的验证页面,与真品中华官网”chunghwa.com.cn”仅差三个字母。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刘先生向1688平台投诉时,商家立即下架商品并重新上架新链接,商品图片中的二维码已更换为另一组仿冒域名。记者追踪发现,该商家在近三个月内已更换7次店铺名称,从”环球免税直供”到”海关特批烟贸”,每次被投诉后就改头换面继续经营。
二、暗访调查:二维码生成器成造假帮凶
记者以批发商身份联系到广州某数码城内的二维码供应商。该商户现场演示了造假流程:通过境外服务器搭建高仿验证网站,使用名为”QR Master Pro”的软件批量生成带序列号的二维码,最后用热转印技术将二维码粘贴至烟盒。”整套技术包教包会,验证页面可以做成任何品牌,数据都能自定义。”商户负责人称,其客户主要来自微商和1688店铺。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记者发现这些造假二维码存在明显特征:
1. 域名多采用”品牌名+shop/tech/mall”等组合
2. 验证页面无工信部备案信息
3. 防伪查询记录显示”首次验证”但无具体时间戳
4. 页面设计粗糙,存在拼写错误和像素化logo
三、平台监管现漏洞:关键词屏蔽难阻”变异”描述
尽管1688平台已屏蔽”免税烟”“香烟二维码”等关键词,但商家通过变异表述继续销售:
– “出口版烟草识别码”
– “跨境商品追溯标签”
– “海关监管数字凭证”
记者实测发现,搜索这些变异关键词仍能显示40余家相关店铺,商品详情页用”茶饼”“电子元件”等类目规避审查。部分商家甚至提供”二维码+空白包装”的组合销售,明确标注”扫码效果支持定制”。
四、执法部门重拳出击:广州破获亿元假烟案
今年3月,广州警方通报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团伙利用类似技术伪造了包括中华、芙蓉王等7个品牌的二维码验证系统。该案查获假烟23万条,涉案金额达1.2亿元。警方披露,该团伙通过1688平台发展了全国200多个二级代理,假烟经扫码验证后溢价30%销售。
“这些二维码让假烟有了’数字身份证’,反而成为欺诈工具。”参与办案的李警官指出,犯罪团伙会定期更新二维码数据库,消费者首次扫码显示为真品,但重复扫描就会暴露异常。
五、行业警示:新型造假技术迭代加速
中国烟草质检中心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检出含虚假二维码的假烟同比激增217%。这些假烟普遍存在:
– 烟丝掺入纸屑和香精
– 过滤嘴使用劣质醋酸纤维
– 焦油含量超标3-5倍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仿二维码已开始采用动态验证技术,扫描后能显示购买时间、地点等虚构信息。业内人士透露,现在甚至有造假者反向破解品牌官方API接口,使山寨验证系统能返回与真品完全一致的数据格式。
六、消费者维权困境:平台商家上演”躲猫猫”
多位受骗消费者反映维权时面临三大难题:
1. 商家收款后立即注销店铺
2. 平台以”商品已下架”为由拒绝提供卖家信息
3. 烟草属于特殊商品,部分地方派出所不予立案
记者在1688平台尝试联系10家相关店铺,有6家客服在听闻咨询防伪细节后立即将记者拉黑。一位曾从事该灰色产业的知情人透露:”现在做得大的都采用’金蝉脱壳’模式,每个店铺存活不超过两周,货款全部通过虚拟货币结算。”
七、技术反制:区块链防伪或成破局关键
面对日益猖獗的二维码造假,中烟集团已在海南试点”区块链+二维码”双验证系统。该系统特点包括:
– 每个二维码对应唯一区块链地址
– 验证记录实时上链不可篡改
– 开放部分数据供公众查询
但行业专家指出,全面推广仍需时日。目前消费者鉴别真伪可注意:
1. 官方验证域名通常为品牌缩写+.com/cn
2. 真品二维码采用特殊油墨印刷,倾斜时有变色效果
3. 正规渠道不会出现”海关锁”“免税专供”等宣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