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爱喜烟旗舰店”烟消云散”

一夜消失的”蓝色招牌”

清晨6点,送奶工老王像往常一样经过北京三里屯商圈,突然发现那家熟悉的爱喜烟旗舰店招牌不见了。”昨天还亮着蓝灯呢,今天就剩个空壳子,连玻璃门都贴上了白纸”,他掏出手机拍了段视频发到抖音,配文”大牌电子烟跑路了?”这条随手拍竟在3小时内获得50万点击量。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家曾经门庭若市的旗舰店确实人去楼空。橱窗里价值上万的体验台不翼而飞,地上散落着几枚未拆封的烟弹。隔壁奶茶店店员透露:”凌晨两点来了三辆货车,搬了整整四十分钟。”更诡异的是,大众点评页面显示”暂停营业”,而品牌官网的400电话已成空号。

行业地震早有征兆

这并非孤例。深圳华强北电子烟批发市场的商户们最近都在悄悄处理库存。”现在拿货价每天跌10%,薄荷味烟弹从99降到65都没人要”,做了八年电子烟批发的陈老板指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货箱苦笑。他的朋友圈背景图已从”行业TOP10供应商”换成了”清仓大处理”。

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电子烟零售许可证注销数量同比激增287%。某头部品牌区域经理向记者透露:”6月以来,我们关闭了30%直营店,剩下门店日均销售额不足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政策收紧下的生死时速

这场行业寒冬始于2022年10月实施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新规不仅将电子烟纳入烟草体系监管,更明确规定:”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这对依赖水果、薄荷等口味的市场无异于致命打击。

“我们研发部现在天天在改配方”,某品牌技术总监透露,”要把芒果味做出烟草感觉,工程师都快逼疯了。”更严峻的是,11月1日即将实施的电子烟消费税,将在生产环节征收36%的税率。行业内部测算显示,这可能导致终端价格上涨50%以上。

转型路上的众生相

在东莞某工业园,曾经专供电子烟零件的模具厂正在改装设备。”这些CNC机床改改参数就能做医疗器械配件”,厂长指着正在喷涂新漆的机器说。而更多小作坊选择铤而走险,社交媒体上悄然出现”水果味烟弹代购”“海外版现货”等暗语交易。

令人意外的是,部分老烟民开始回流传统卷烟。”至少知道烟叶是哪来的”,有20年烟龄的出租车司机张师傅重新抽起了玉溪。中国控烟协会最新调查显示,31%的电子烟用户表示考虑回归传统烟草。

万亿市场的冰与火

资本市场早已闻风而动。曾经市值超3000亿的悦刻母公司雾芯科技,股价从最高35美元跌至不足2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烟草上市公司股价集体走高,某品牌甚至创下历史新高。

这场行业剧变正在重塑整个产业链。云南某烟叶种植合作社突然接到大量订单,”之前砍掉的烤烟房又要重建了”。而深圳宝安的电子烟代工厂里,工人们正在学习组装电子雾化医疗设备。

藏在烟雾里的健康博弈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近期接诊的电子烟相关病例出现激增。”很多患者以为换回传统烟就安全了,其实都是五十步笑百步”,副主任医师李敏在门诊反复强调。她桌上摆着两支外观相似的检测仪:”左边测出电子烟的甲醛含量是右边的8倍。”

与此同时,某高校心理学团队研究发现,强制口味限制导致23%的戒烟者复吸。”薄荷味是他们的心理替代品,突然剥夺会产生戒断反应”,课题组长王教授展示的脑部扫描图中,控制渴望的脑区呈现异常活跃状态。

全球监管的连锁反应

这场风暴并非中国独有。美国FDA近期驳回了Juul等品牌的PMTA申请,欧盟正在讨论将电子烟增值税提高至最低60%。在韩国,便利店电子烟柜台陆续撤下了色彩缤纷的广告牌,换成统一的黑白警示包装。

跨国烟草巨头却在暗中调整策略。菲莫国际最新财报显示,其”无烟产品”研发投入增加40%,而英美烟草悄然收购了三家尼古丁替代疗法公司。这些动作被业界解读为”在为后电子烟时代布局”。

街头巷尾的新生意经

夜幕下的上海巨鹿路,一家挂着”雾化体验馆”招牌的新店悄然开业。店内不见任何电子烟标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精油雾化器。”298元体验套餐包含安神助眠服务”,店员向顾客强调这是”健康生活方式”。而在杭州某写字楼,前电子烟经销商黄总转行做起了电子香薰,”电路板都是现成的,换个雾化芯而已”。

更多转型故事正在上演:曾经的电子烟展会变成了健康科技展,网红测评博主开始带货戒烟贴,甚至有人把烟弹生产线改造成了电子杀虫器工厂。”这行当教会我们一件事”,某转型老板喝着枸杞茶说,”世界上没有永恒的风口,只有永恒的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