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发现:市场上流通的”低价烟”竟有三分之一是假货
“15块钱的’中华’,20块钱的’黄鹤楼’,你敢买吗?”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门口,一个不起眼的杂货铺老板神秘兮兮地向记者推销着他的”特供香烟”。这些价格仅为正品三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名牌香烟”,正在全国各地的街头巷尾悄然流通。
一、”低价烟”背后的暴利链条
“这些烟都是从南方运过来的,包装和真的一模一样,一般人根本分不出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烟草零售商告诉记者,”批发价只要正品的三分之一,卖出去却能赚两倍利润。”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低价假烟主要来自三个渠道:
- 地下作坊仿冒: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等地的小作坊,使用劣质烟叶和化学香精勾兑
- 走私渠道:通过边境偷运入境的免税烟或国外低价烟
- 回收真烟盒造假:收集高档香烟空盒重新填充劣质烟丝
“最可怕的是第三种,”北京市烟草专卖局一位执法人员表示,”连专业鉴定人员都很难通过外包装辨别真伪。”
二、假烟危害远超想象:重金属超标40倍
这些低价假烟的危害程度令人震惊。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报告显示:
检测项目 | 正规香烟 | 假冒香烟 | 超标倍数 |
---|---|---|---|
铅含量 | 0.8μg/g | 32.5μg/g | 40.6倍 |
镉含量 | 1.2μg/g | 28.7μg/g | 23.9倍 |
焦油含量 | 11mg | 23mg | 2.1倍 |
“这些假烟使用的往往是劣质烟叶和工业废料,”中国控烟协会专家李教授指出,”重金属超标会直接损害神经系统,增加肺癌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假烟中检测出违禁添加剂”罗丹明B”,这种工业染料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可能致癌物。
三、真假难辨:专业防伪技术被破解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如今的假烟制作已经形成”专业化”产业链:
- 包装印刷:使用与正规烟厂相同的凹版印刷技术
- 防伪标识:激光全息防伪、二维码等都能仿制
- 口感调配:聘请”调香师”模仿名牌香烟的特殊风味
“连我们自己的员工有时候都分不清真假,”某知名烟草品牌打假办负责人无奈表示,”造假者甚至能搞到我们淘汰的老版包装机。”
四、监管困境: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隐蔽
假烟销售已经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模式:
线下渠道:
– 城中村小卖部
– 夜市流动摊贩
– KTV、酒吧等娱乐场所
线上渠道:
– 社交媒体”暗语”交易
– 二手交易平台伪装销售
– 即时通讯软件群组分销
“这些卖家都很警惕,”参与过多次打假行动的民警告诉记者,”线上交易用暗语,线下交货频繁更换地点,取证非常困难。”
五、消费者自保指南:如何识别假烟?
虽然假烟仿真度越来越高,但专业人士还是提供了几个鉴别要点:
- 看包装:真烟包装平整无毛边,假烟常有细微褶皱
- 闻气味:真烟有自然烟草香,假烟常有刺鼻化学味
- 摸烟支:真烟烟丝填充均匀,假烟常有硬块
- 查二维码:多次扫码会提示”已被查询”
- 试吸口感:假烟通常呛喉、留苦味
“最保险的方法还是到正规烟草专卖店购买,”国家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提醒,”不要贪图小便宜吃大亏。”
六、法律警示:买假烟也可能涉嫌违法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购买明知是假冒的烟草制品同样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 根据《烟草专卖法》,购买走私烟草可处货值金额20%以下罚款
- 数量较大可能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 若造成他人健康损害,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我们近期就查处了一起案件,”某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介绍,”一个消费者长期购买假烟转卖,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手记:在为期一个月的暗访中,记者见证了假烟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更令人忧心的是,这些假烟正在通过社交网络向青少年群体渗透。一位查获假烟的中学校长痛心地说:”有些学生以为抽’便宜名牌烟’很酷,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吸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