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中支黑兰州多少钱一包”的搜索量在各大电商平台和搜索引擎呈现爆发式增长。这款由甘肃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中支香烟,正陷入一场价格混乱的市场漩涡。记者走访多地烟草专卖店发现,同款产品的售价从18元到35元不等,价差接近一倍,引发消费者对”货真价实”的强烈质疑。
一、价格迷雾:同城不同价的怪现象
在兰州市城关区,记者随机走访了10家持有烟草专卖许可证的零售店。调查结果显示,中支黑兰州的售价最低为18元/包(张掖路某便利店),最高达28元/包(南关十字某烟酒店)。更令人困惑的是,相距不足500米的两家店铺,价差竟达到5元之多。
“这个月已经调了三次价了。”正宁路一家烟酒店老板王师傅向记者透露,”批发价波动大,我们零售端也只能跟着调整。现在市面上有新版和旧版包装,还有不同批次的货,价格自然不一样。”
二、电商平台乱象:低价背后的猫腻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以”中支黑兰州”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标价从15元到40元不等。某平台一家店铺显示”甘肃直发正品保证”,月销达2000+,单价仅16.8元/包,远低于烟草专卖局建议零售价。但当记者咨询客服时,对方却表示”需要整条购买(10包起售),单包不发货”。
“这明显涉嫌违规。”甘肃省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任何个人或单位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这些低价商品很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三、真假难辨:防伪技术遭遇破解危机
2023年11月,兰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烟案,查获假冒”黑兰州”系列香烟12000余条,案值超300万元。犯罪团伙通过高仿包装、复制防伪码等手段,使假烟流入正规零售渠道。该案主犯王某交代:”中支黑兰州的防伪标签最容易仿制,我们做的货连老烟民都分不出来。”
甘肃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质量部负责人回应称:”我们已升级第三代量子点防伪技术,消费者可通过’甘肃烟草’官方APP扫描烟盒侧面的镭射图案验证真伪。”
四、区域差价:跨省倒卖形成灰色产业链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各省烟草税率的差异,中支黑兰州在不同地区的官方定价存在约10%-15%的浮动。这催生了一批”烟草背包客”,专门从低价地区收购香烟,转运至高价地区销售。2024年1月,西安铁路公安在高铁上查获一名携带60条中支黑兰州的旅客,其承认这些香烟是从天水购买,准备运往成都销售。
“这种跨区域倒卖行为涉嫌非法经营。”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李卫国指出,”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五、消费者维权困境:举证难、鉴定难
2024年3月,兰州消费者协会接到市民张先生投诉,其在某超市购买的三条中支黑兰州口感异常,经专业机构检测确认为假冒产品。但由于张先生未索要发票,维权陷入僵局。类似案例在过去半年已发生17起,最终成功维权的仅3例。
“购买香烟务必选择正规渠道。”兰州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刘梅提醒,”要保存好购物凭证,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向12313烟草专卖品市场监管举报热线反映。”
六、行业监管升级:电子追溯系统全面铺开
面对市场乱象,甘肃省烟草专卖局自2024年4月起推行”陇烟溯源”工程,要求所有烟草零售户安装专用POS机,实现”一包一码”全程追溯。截至5月底,兰州市已有83%的持证商户接入系统。
“未来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这包烟的生产日期、流通路径和零售终端信息。”甘肃省烟草专卖局专卖处处长马建军介绍,”系统还能自动比对地理定位,发现跨区域销售会自动预警。”
七、健康警示:控烟政策下的市场变局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多地公共场所控烟力度持续加大。2024年新版《烟草专卖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将逐步提高烟草税率,并禁止所有形式的烟草广告。这些政策变化正在重塑香烟市场的消费格局。
“中支黑兰州的价格波动只是行业转型期的缩影。”中国控烟协会高级研究员董晓松分析,”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监管的加强,烟草市场将加速向规范化、透明化方向发展。”
(本文所涉价格数据截至2024年6月,具体以当地烟草专卖局公示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