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外国烟一手货源1688批发网”鱼目混珠”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非法烟草交易的现象日益猖獗。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名为”外国烟一手货源1688批发网”的网站涉嫌违法经营,以”一手货源”“免税代购”等噱头吸引消费者,实则存在严重的”鱼目混珠”问题。

一、典型案例:消费者遭遇”狸猫换太子”

2023年5月,江苏南京消费者李先生通过该网站购买了一条号称”免税店正品”的某知名外国品牌香烟,到货后发现包装粗糙,口感与正品相差甚远。经专业机构鉴定,该批香烟为高仿假冒产品,不仅质量低劣,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网站宣传说是从保税区直接发货,保证正品,价格还比市面上便宜近40%。”李先生回忆道,”收货后才发现上当受骗,但网站已经关闭了交易页面,客服也联系不上了。”

类似案例并非个例。2022年底,广州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假冒外国品牌香烟案,涉案金额高达1200万元。犯罪团伙正是通过在1688等平台开设多个网店,以”一手货源”“厂家直销”为名进行非法销售。

二、调查发现:违法经营手段多样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类违法经营行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 虚假宣传:使用”海关扣押货”“免税店尾单”等话术,制造货源正规的假象。实际上,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经营烟草专卖品。

  2. 价格陷阱: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吸引消费者。正规进口香烟因包含关税、增值税等,价格通常较高,过分低价的产品极可能是假冒伪劣。

  3. 规避监管:频繁更换店铺名称和联系方式,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逃避监管。部分商家甚至要求消费者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完成交易,不留存交易记录。

  4. 质量隐患:假冒香烟往往使用劣质烟叶,生产环境脏乱差,可能含有过量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

三、监管持续加码 多方合力打击

面对这一乱象,相关部门已采取多项措施:

  • 海关总署:2023年上半年共查获走私香烟案件156起,案值3.2亿元,同比增长27%。重点打击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的烟草走私活动。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网剑行动”,累计下架违规烟草销售链接1.2万条,关闭违规店铺800余家。建立”线上巡查+线下打击”的工作机制。

  • 平台责任:1688平台表示已升级风控系统,通过AI识别等技术手段加强对烟草类商品的监控,2023年已处置违规商家账号326个。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未经许可经营烟草专卖品将面临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四、消费者如何识别防范

为避免上当受骗,消费者应注意:

  1. 查看资质:正规烟草销售必须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网络店铺应在显著位置公示。

  2. 警惕低价:对价格明显低于市场水平的产品保持警惕,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3. 核实渠道:购买进口香烟应选择正规免税店或有资质的跨境电商平台,避免通过不明链接或社交软件交易。

  4. 留存证据:保存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凭证,发现问题及时向12315平台或烟草专卖局举报。

  5. 辨别真伪:正品进口香烟包装精美,喷码清晰,可通过官方渠道验证防伪标识。

五、行业观察:跨境烟草监管任重道远

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烟草等特殊商品的监管面临新挑战。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存在三方面难题:

  1. 管辖权界定:跨境电商涉及海关、市场监管、烟草专卖等多个部门,协调监管存在一定难度。

  2. 技术对抗:不法分子利用虚拟IP、暗网等技术手段逃避监管,查处难度大。

  3. 消费者认知:部分消费者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容易被”免税”“代购”等宣传误导。

对此,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跨境电商平台责任,建立”黑名单”制度;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烟草非法贸易。

记者将持续关注此事进展,也呼吁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烟草产品,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