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链条浮出水面 多地海关查获免税外烟非法交易
近日,随着多地海关和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打击力度,一条涉及免税外烟的灰色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据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免税店员工与走私团伙勾结,通过”蚂蚁搬家”方式将免税外烟偷运出境,再以高价在国内市场销售。
典型案例:深圳口岸查获特大免税烟走私案
2023年12月,深圳海关在福田口岸开展专项行动,当场查获免税中华、万宝路等品牌香烟1800余条,案值超300万元。经调查发现,走私团伙利用”水客”每天多次往返港澳,每次携带不超过海关规定的2条限额,通过积少成多的方式实施走私。
办案人员透露:”这些免税烟原本应在离境免税店销售给出境旅客,但部分店员会违规大量开单,再以每单收取50-100元手续费的方式卖给走私团伙。”
暗访调查:免税外烟流向三大渠道
记者历时两个月暗访发现,这些非法流出的免税外烟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进入市场:
-
社交平台交易
在微信、QQ等平台存在大量”免税烟代购”群组,卖家通常以”机场内部渠道”“海关扣押品”等话术吸引买家。2024年1月,广州警方在某微信群抓获一个涉案金额达500万元的销售团伙。 -
实体店暗箱操作
部分烟酒专卖店会以”特殊渠道”为名销售免税烟。今年3月,杭州市场监管部门在西湖区某烟酒店查获标有”DFS免税”字样的外烟47条,店主承认是以每条加价80元从”上线”处购得。 -
跨境电商变相销售
个别跨境购物平台利用”个人物品清关”政策漏洞,将整条香烟拆分成单包销售。2023年11月,厦门海关就查处了一起通过”化整为零”方式走私香烟的案件,涉及3个国际快递包裹。
行业专家解析免税烟监管漏洞
中国烟草学会研究员李明指出:”现行规定中,离境免税店香烟本应凭护照和登机牌购买,且必须随身携带出境。但部分免税店存在登记信息不实、超额销售等问题,给监管带来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2月生效的《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监管办法》已明确规定:
– 离岛免税香烟每人每次限购5条
– 必须实名购买且与离岛旅客信息绑定
– 违规商家将面临最高200万元罚款
最新动态:多部门开展联合整治
近期,海关总署联合国家烟草专卖局启动”利剑2024”专项行动,重点打击:
– 免税店违规销售行为
– “水客”走私链条
– 网络非法销售平台
4月15日,上海虹桥机场免税店因涉嫌违规批量销售香烟被暂停营业整顿;同期,珠海拱北口岸查获”水客”团伙利用儿童书包藏匿免税烟案件,现场缴获香烟120条。
消费者警示:购买免税烟需认准正规渠道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凡在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所谓”免税外烟”均属非法:
1. 无中国烟草专卖许可证
2. 未缴纳消费税和增值税
3. 可能存在假冒伪劣风险
2023年全国查处的免税烟相关案件中,约34%的样品经检测为假冒注册商标产品。今年3月,北京朝阳区法院就审理了一起销售假冒免税中华烟的刑事案件,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