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传着一条”快讯专递”,说有人在打听”白皮中华烟哪里能买”,字里行间透着股垂头丧气的劲儿。这事儿乍看是个简单的购物咨询,细品却像揭开了一个灰色消费江湖的冰山一角。
[背景介绍]
白皮中华烟可不是普通香烟,它没有正规包装,通体雪白,只在烟支上印着”中华”字样。这种烟最早出现在2010年前后,据说是烟厂内部特供或测试品,后来不知怎的流向了市场。由于没有缴纳消费税,价格比正规中华烟便宜近一半,很快在特定圈子里走红。2021年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每年查获的非法流通卷烟中,这类”白皮烟”占比高达17%。
[正文内容]
记得第一次听说白皮中华,是在老张的饭局上。他神秘兮兮地从西装内袋掏出个牛皮纸包,打开是排雪白的烟支。”这可是真家伙,烟厂直接流出来的。”他边说边给在座的发烟,那神态活像在分发什么稀世珍宝。后来才知道,这种交易往往发生在熟人之间,像地下党接头似的,要先对暗号,再约在某个不起眼的茶楼交易。
有个做建材生意的朋友小王,就是白皮中华的忠实拥趸。他算过一笔账:普通软中华一条650元,白皮的只要380元,按他一天一包的消耗量,一年能省下近万元。”反正抽起来味道差不多”,这话成了他的口头禅。直到去年夏天,他在某会所交易时被突击检查,不仅烟被没收,还罚了5000元。那天他蹲在派出所门口抽烟的样子,活像霜打的茄子。
更讽刺的是,这些所谓的”内部特供”多半是假货。2022年烟草质检报告显示,市面流通的白皮中华中,82%都是小作坊用劣质烟叶仿制的。老李就上过这个当,他花大价钱买的”领导专供”,抽起来辣嗓子不说,有回烟丝里还发现了碎纸屑。现在提起这事,他还气得直拍大腿:”早知道就该买正规烟!”
这种灰色交易最受伤的其实是国家税收。按照现行税率,每条中华烟含税约287元,按业内估算的白皮烟年流通量200万条计算,每年造成的税收流失近6亿元。更可怕的是,这条灰色产业链正在向线上蔓延。去年某电商平台下架的”特殊渠道香烟”链接就超过1.2万条,有些卖家甚至用”办公用品”“文具”来打掩护。
最近听说那个到处打听买烟渠道的网友,最后在某二手平台找到了卖家。结果快递拆开一看,除了两包发霉的香烟,还有张手写纸条:”最近风紧,先发这些。”气得他直接把烟扔进了垃圾桶。这事像个黑色幽默,却真实反映了这个灰色市场的荒诞。
说到底,白皮中华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某些人贪小便宜的心理,也照见了监管的盲区。当我们在为省下几百块沾沾自喜时,可能正喝着用工业酒精勾兑的”特供茅台”,抽着用烂菜叶做的”内部香烟”。下次再看到这类”特殊渠道”商品时,不妨多想想:省下的钱,够不够付医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