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防城港与越南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不论是地理上的接壤,还是经贸文化的交流,两地逐渐形成一种深层次的互联互通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了区域合作的潜力,同时也折射出中越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共赢理念。从边贸到产业协作,从文化交流到民生发展,防城港与越南之间的“千丝万缕”逐渐成为了区域合作的典范。
防城港:区位优势显著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防城港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大陆通往东盟最近的港口城市。这座城市与越南接壤,拥有170多公里的陆地边界线和中国西南连接东南亚的便捷出海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防城港得益于其地理优势,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前沿。
防城港与越南的边境贸易尤为活跃,这是两地经贸合作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近年来,防城港的边贸进出口总值屡创新高,越南成为其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之一。从水果、海产品到建材、电子产品,两地商品在互通互销中实现了价值叠加。这种跨境合作不仅带动了两地经济,更为居民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防城港与越南的经贸合作已从传统的商品贸易延伸到更深层次的产业协作和投资合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防城港企业在越南投资建厂,涉及农业加工、轻工业制造和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同时,越南企业也抓住机会,参与防城港的大项目建设,实现双向互利共赢。
以水果贸易为例,每年大量的越南热带水果通过防城港口岸进入中国,这不仅拉动了越南的种植业,还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优质水果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此同时,中国生产的家电设备、机械器材以及高技术产品也通过防城港流入越南市场,进一步提升了双边贸易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除此之外,跨境劳务合作也成为了防城港与越南联系加深的重要领域。大批越南劳务人员经正规渠道前往防城港参与项目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防城港为这些劳务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两地在劳务合作领域实现了共赢。
文化交流更显深入
除了经济领域的紧密合作,防城港与越南的文化交流也日益深入。两地毗邻而居,长期以来在人文习俗上有着天然的相似性。防城港的壮族文化与越南当地文化在语言、饮食、服饰等方面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因此,两地文化的融合与互鉴显得更加自然。
每年,中越两地会共同举办民俗节日、文艺演出等活动。比如,壮族三月三与越南传统节日的结合让两地居民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感。此外,越来越多的中越青年通过教育合作实现文化交流,越南的学生赴防城港求学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而防城港的文化旅游也吸引了大批越南游客前来体验。
此外,两地人民在语言上也相互学习,越来越多的防城港市民开始主动学习越南语,以便于更好地融入跨境交往。而在越南,中文学习的风潮也已经掀起,为下一代培养更多的双语交流人才。
中越合作的典范样板
防城港的开放与发展,不仅是中越两国边境合作的缩影,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合作的典范。通过政策衔接、设施联通、贸易融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防城港与越南的“千丝万缕”逐渐编织成了两地持续发展、共同繁荣的纽带。
防城港与越南的合作,折射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无限潜力:边境口岸的开放推动了对外开放的深度,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文化的互融共通为两地友好关系注入了持久的动力。这一系列实践,既是广西深度融入东盟市场的表现,更是中越友谊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