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卖外烟的公众号”两袖清风”

近日,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在社交平台上涌现出不少利用违规行为牟利的不法分子。这其中,一个名为“两袖清风”的微信公众号因涉嫌销售违法外烟而引起多方关注。据记者现场直击,不少包装简陋、来源不明的外国产卷烟,通过这个微信公众号的灰色交易链流入国内市场,牵涉范围逐渐扩大。

现场直击:“一根烟”贯通的隐蔽交易链条

根据线索调查,记者深入一处声称是“两袖清风”线下物流转运点的仓库,见证了这一隐蔽网络的现实面貌。在现场,可以看到简陋的仓库内堆满了各种包装不一的香烟,多数香烟商标印有外文,显然并不是国内正规渠道流通的卷烟品牌。

“这些香烟主要是靠海外代购或者走私手段带入国内的,价格比国内一些正规品牌要低很多,看起来又很高档,所以一直有市场。”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这些外烟在国内没有合法关税标签,明显属于非法货物。

通过进一步跟踪,两袖清风公众号成了这一灰色链条的主要推广平台。公众号内设计隐蔽,看似充满文艺气息,实际背后却暗藏玄机。用户需要关注公众号后才能看到菜单中隐藏的“购买通道”。在详细填写配送信息并转账支付后,这些外烟便通过快递伪装成普通包裹出现在消费者手中。

消费者基数庞大,监管难度巨大

记者通过网络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称赞“两袖清风”的低价与神秘。一位学生党告诉记者:“我偶然看到朋友圈有人推这个公众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一包。价格不仅便宜,还免去了很多中间环节的麻烦。”

这种低廉的价格,使得一些年轻人甚至未成年人成为了主要购买群体。然而,这些外烟在制作过程中是否合格,生产来源是否安全,以及是否对健康存在额外危害,都成了悬在消费者头顶的“未爆炸弹”。

与此同时,通过微信、支付宝等便捷的支付方式,交易也变得隐蔽且迅速。在公众号的运营模式下,监管部门很难第一时间锁定平台的违法行为或追踪资金流向。这样的情况进一步助长了相关不法分子的侥幸心理。

职能部门出手,查明烟草产业链风险

据了解,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并联合公安机关开展针对性的调查行动。当地烟草管理部门的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通过社交平台销售外烟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非法烟草交易的案例激增,不法分子越来越多地钻互联网的空子,隐蔽性非常强。”

相关负责人特别强调,烟草专卖法明确规定,卷烟进入市场流通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许可,消费者购买非法烟草不仅损害自身利益,甚至可能面临因贩卖牵连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风险。

针对这起案件,当地执法部门已经下发通告,呼吁公众积极举报类似售卖公众号,并严厉打击涉及走私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此外,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对网络交易活动的监控,也成了职能部门首要的工作方向。

公众号运营者的“掩耳盗铃”

与此同时,“两袖清风”公众号的运营团队似乎并未意识到违法行为的严重性。记者尝试联系公众号的工作人员,对方向记者提供了一段语音澄清:“我们只是帮忙转介绍和分发,货源以及来源问题我们都不清楚。”但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公众号团队实际已经深度介入了整个交易的物流、支付和后续服务环节,根本无法推卸责任。

为了试探更多细节,记者通过伪装身份添加了多个下线客服,发现所谓的“低价高档外烟”,很多都出自“三无”工厂,一些甚至夹带假烟掺杂销售。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掩盖身份的销售模式为潜在黑市活动提供了温床。

在面对执法打击时,不少公众号团队选择频繁更换域名、隐藏注册信息甚至更改运营主体,这进一步增加了追踪难度。

尾声:打击灰色市场任重道远

近年来,线上非法烟草交易呈现增长趋势,不少盲点仍需被攻克。这起“两袖清风”公众号涉案事件,也为社会敲响了警钟。消费者应保持清醒判断,避免因贪图便宜非法品而得不偿失。同时,呼吁构建更多技术监管机制,严打网络非法经营行为,以真正使“互联网+监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