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常伴随各种商品交易,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些非法商品的交易也潜入了社交媒体的角落。“卖外烟”成为近期网络热议的话题,而其中引发讨论的一个现象,便是以“飞蛾扑火”心态铤而走险的线上售烟商家们。
微信朋友圈成为非法售烟“新地盘”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烟草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非法烟草销售逐渐转向线上隐秘的渠道,其中,微信朋友圈因其私密性和非公开性,成为了不少非法售烟者的首选场所。这些商家往往通过微信号发布广告、展示产品图片或者提供样板,与潜在客户达成交易。通过朋友圈宣传,他们以某种“熟人传播”模式规避监管,同时也利用社交关系链招揽买家。
一名受害者王先生向记者透露,“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加了一个卖外烟的微信号,刚开始对方宣传得非常隐蔽,说是一手货源,价格便宜,还能送货上门。”但事后,王先生发现,自己购买的烟不仅是假冒伪劣产品,甚至还含有不明有害成分,对健康构成了威胁。
微信号“飞蛾扑火”成热议焦点
在近日一场网络打假的行动中,一个名为“飞蛾扑火”的售烟微信号被曝出非法活动。据知情人士透露,“飞蛾扑火”运营者并非单打独斗,而是背后存在一个分工明确的团伙。该团伙利用多个微信号相互掩护,以“线上发广告、线下送货”的方式躲避执法。
据报道,这个微信号还采取了严格的“圈内筛选”方式:他们不会轻易陌生加好友,而是通过熟人引荐或互动聊天,进而实现精准营销。他们的朋友圈几乎都是外烟广告,包括一些普通香烟市场难以见到的国外品牌。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所谓的“进口正品”外烟,许多都是伪造产品,来源不明,甚至存在非法加工环节。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这种“飞蛾扑火”现象,被法律专家形容为一种明知犯法却抱有侥幸心理的典型表现。“这种行为不仅触犯了《烟草专卖法》等法律法规,也扰乱了正常的烟草市场秩序,甚至危害公众健康。”一名互联网禁毒专家指出。
违法者为何“飞蛾扑火”?
面对强大的法律威慑,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商家选择冒险呢?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与非法外烟市场的暴利有直接关系。据统计,非法售烟者通过未经授权的进货渠道购买伪劣烟草,其成本价格仅是中规国家正规销售烟的一半甚至更低。他们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在价格和宣传上形成较大优势。而通过线上交易的隐蔽性,这种低风险、高回报的模式成为不少不法分子的选择。
更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朋友圈的监管相较于其他主流电商平台较弱。这给了非法商家操作空间,使得“飞蛾扑火”这类微信号的活动变得更加猖獗。一些消费者抱着便宜购烟的心态进行购买,却对这些产品的安全性以及法律风险了解甚少。
警察在破获“飞蛾扑火”所关联的外烟销售案后表示,很多消费者因购买这些非法烟草受到法律制裁,因为非法收购或转售行为也是违法行径。
执法部门加强打击,消费者需加强警惕
面对非法外烟交易日益线上化的现状,各地执法部门近年来已经加强了网络售烟的打击行动。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查获的非法外烟销售案件涉及微信、电商平台以及其他社交软件。而针对这类隐蔽性较强的朋友圈售烟行为,执法部门也在尝试以科技手段进行追踪、抓捕。
一位烟草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指出,很多消费者对外烟市场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不少人甚至在无意间参与了违法交易。“不论是卖方还是买方,都应该意识到,任何烟草商品的销售和流通都需要遵守国家法律,任何形式的私人单独售卖均属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该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增强风险意识。“如果一个微信号充斥着低价外烟的信息,很可能就是违法商家。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而给自己的健康和法律底线带来后患。”此外,任何人如果发现类似售烟微信号或可疑交易,也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协助执法部门打击违法行为。
总的来说,“飞蛾扑火”不过是非法售烟网络的冰山一角。在光明与黑暗之间,那些违法者最终也将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