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热点,卖外烟的微商”天女散花”

近来,一些微信朋友圈中售卖外烟的微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天女散花”般的方式迅速扩展自己的市场。而这种表面看似低调隐蔽的行为,背后却隐含着非法烟草流通、逃避税收监管以及消费者权益受损等复杂问题。近日,记者深入调查了外烟微商的运作流程,揭开了这个灰色市场的冰山一角。

微商卖外烟:靠“朋友圈”发家

打开微信朋友圈,许多人可能会发现这样一类卖外烟的微商,他们通常会发布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类进口香烟产品。例如日本的“七星”、韩国的“爱喜”、还有欧美地区的一些所谓限量版香烟等。价格相比国内正规渠道购买的香烟更低,标榜“渠道独家”“海外代购”,吸引了不少年轻用户的注意。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微商通常会假借“代购”的名义进行宣传,声称所有产品均来自海外正规购买。但实际上,这些外烟大多来源不明。一些微商直接从地下市场进货,甚至部分外烟是小作坊的假冒伪劣产品。

违法行为背后:供应链复杂且隐秘

根据我国《烟草专卖法》规定,烟草制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必须受到国家严格监管。未经批准的任何形式烟草买卖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然而,一些外烟微商却利用社交平台的隐蔽性,钻了法律的漏洞。

记者通过加入一家外烟销售微商群,尝试了解其烟草供应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型卖家透露,他们的外烟货源来自地下渠道,许多货物是通过非正规入境方式偷运而来的。“我们有专门的货运团队,大多走海上货柜或者边境小道,基本躲开了海关的检查。”该卖家说。

另有业内人士透露,这类外烟流入市场后,往往经过层层分销。上层的“大老板”直接控制着货源和物流,小微商只是终端销售代理。一些电商平台和物流快递也成为了外烟流通的重要环节。

外烟市场火爆:根本原因是“低价+猎奇”

当前外烟市场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迎合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一方面,外烟的价格通常比国内正规香烟便宜许多。一包原价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进口香烟,在微商手中可能只需要二三十元就能买到,这对追求平价商品的消费群体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猎奇心理也是外烟市场迅速扩大的重要推动力。不少年轻人对外烟充满新鲜感,认为这些品牌带有异域文化特征,符合自己的“潮流”人设。一位外烟消费者告诉记者:“看到朋友圈里别人晒,我也忍不住想尝试下,看跟国内香烟有什么不一样。”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进口烟并没有明确的品质保障。很多外烟不仅未通过正规质检,有些甚至是“三无产品”。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曾查获一起假冒外烟案件,调查发现,这些外烟大多由地下工厂生产,烟叶来源劣质且添加有不明化学成分,存在严重健康隐患。

法律风险与消费者权益问题

微商售卖外烟的行为,涉嫌多项违法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许可证销售烟草属于严重违法,经营者不仅面临高额罚金,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然而,由于微商大多以私人身份进行销售,不少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会被执法部门注意。此外,利用社交软件进行宣传和推广,也让相关部门的执法和监管难度加大。

更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问题。在外烟交易中,消费者很难辨别商品的真伪,售后服务更是无从谈起。一些消费者收到假烟甚至有害烟后,往往投诉无门。一位消费者向记者抱怨道:“发现是假货后,我找到卖家质问,结果直接被拉黑了,投诉也没人受理。”

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或一时好奇购买非法外烟。一方面,这些产品未必安全,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另一方面,购买非法烟草品本身也是一种助长犯罪的行为。

如何遏制外烟微商现象?

面对“天女散花”式的外烟微商现象,业内人士呼吁应加强监管。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强化对物流快递环节的监督。许多外烟通过快递渠道流通,严格检查快递货物的合法性是切断流通链条的重要手段。

  2. 联合技术力量监控社交平台交易行为。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锁定违规销售烟草的微商并快速取证。

  3. 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双方共同努力减少非法外烟市场的需求。

  4.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生产、销售、运输非法烟草品的行为,一经查实,应依法严惩,形成震慑作用。

当前,销售外烟的微商依旧活跃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中,这一现象既折射了市场监管空白,也暴露了部分消费者法律意识的欠缺。如何在数字时代下更好治理非法行为,已成为摆在执法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